5月20日上午,海昏侯國遺址出土中藥輔料炮製品展版揭展儀式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金色海昏”展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黃璐琦,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猶㼆,南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松殿,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黨工委副書記、局長,遺址博物館館長(兼)彭印䃂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揭展儀式,儀式由彭印䃂主持。黃璐琦、梅亦、李松殿、彭印䃂共同爲展版揭展。

5月20日上午,海昏侯國遺址出土中藥輔料炮製品展版揭展儀式舉行。圖/本文圖片均由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提供。

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考古發現震驚中外。根據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分析研究,海昏侯墓出土的地黃炮製品,是目前最早的中藥輔料炮製品,並在2019年獲中國十大醫學新聞獎。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建議下,以及江西省文旅廳的指導下,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增加“出土中藥輔料炮製品”展版相關展示內容。這是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繼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丹漆海昏”專題展廳全新開展後的又一要事。

出土時的地黃。

揭展儀式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本草學研究室主任彭華勝介紹了中藥炮製品科研成果。據悉,海昏侯劉賀墓一漆盒內樣品經鑑定分析爲玄蔘科地黃屬植物的根。樣品輔料層內含有澱粉粒與蔗糖,這可能是炮製該藥時,爲祛除臭味、利於服用而加的輔料。其發現和鑑定爲深入瞭解我國古代藥物炮製與應用歷史奠定了基礎。《神農本草經》記載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除痹。生者優良。久服輕身不老。”這與墓主劉賀患風溼病相對應。現代藥理實驗也證實:米蒸地黃可提高骨鈣含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質疏鬆的效果比生地黃更佳。

出土地黃特寫。

海昏侯墓出土地黃炮製品是二千多年前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實證之一,相關研究展示是海昏侯國遺址保護利用系列成果的重要內容,對豐富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展示內涵,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中醫藥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