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陇南日报

于瑜

小学思想政治课程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极其重要,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存在教师和学生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浅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德育教育。目前,在教学中,各学校特别重视升学率和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上,教师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缺乏规范的教育体系。在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方面,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缺乏科学的、规范的教育理念体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成效。

学生缺乏主体地位。由于教师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填鸭式”地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解决问题及提高教学成效的对策分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各学校配备专业、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教师能力和水平适应现代思想政治课教学需求。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转变“重智教,轻德教”的思想观念,培养更多高品德、高素质的学生,既提升了学习成绩,又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建立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适应新课改要求,改变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应用多媒体等技术,把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有趣和灵活,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实效。要采取角色表演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采取讲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解,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课本中深刻的道理,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课本知识。要采取巧设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善诱,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接受问题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沟通交流的水平。要采取创设情景教学法,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场景,将课本知识蕴藏于情景之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要引导学生进行时事阅读和课外知识延伸,小学生理解问题能力较低,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新闻、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等,把思想政治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现阶段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十分重要,要逐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措并举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提升小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和修养。

(作者系文县石鸡坝小学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