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法治時報□ 本報記者 潘從武

□ 本報通訊員 鄭陽

尹雪芹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沙灣市人民法院靈活運用失信寬限期方式,執結一起勞務糾紛案件。

2023年9月,某工貿公司因拖欠工人工資100萬餘元被沙灣法院強制執行。經查詢,該公司除1000餘元存款和已停產機器設備外,名下再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執行法官告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黃某,法院擬將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這樣一來公司可能會破產,給我3個月寬限期,保證到期付清工人工資。”黃某承諾。

徵求工人意見後,法官與黃某約定屆滿日。後來,黃某如約踐行了承諾。

近年來,塔城地區兩級法院將執行工作和信用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聚焦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堵點,積極構建“失信必懲戒、信用可修復、守信有激勵”執行誠信治理體系,擴大信用建設影響力。

今年第一季度,塔城地區兩級法院執結涉企案件277件,對37家涉企被執行人適用失信寬限期,以法治力量護企發展。

近日,申請執行人新疆某機械公司收到烏蘇市某商貿公司支付的合同款29萬餘元。

2023年,上述兩家公司因合同糾紛訴至烏蘇市人民法院,後法院判決某商貿公司支付29萬餘元合同款。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法官發現該公司無財產可供執行。同年10月,法院將某商貿公司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法定代表人徐某採取限制高消費懲戒措施。

“公司失去信用,沒人願意跟我們做生意。”一段時間後,徐某主動到烏蘇法院,表示會盡快還款,請求法院恢復公司信用、解除限制措施。收到全部案款後,烏蘇法院依法解除相關措施。

爲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塔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與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關於加強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協作的意見》《關於聯合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的合作備忘錄》,協調市場監管局、銀行等部門實施特定行業或項目限制等懲戒措施5次7人,協助相關部門對公職人員進行失信情況及執行案件情況查詢102次16469人。

爲依法、及時、規範、精準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塔城地區兩級法院依託官方微信、抖音等平臺,集中曝光被執行人16人次,發佈限制高消費令751例,司法拘留28人次。

“我們將繼續推進執行工作與誠信建設工作深度融合,以執行促誠信,以誠信強執行,爲‘信用塔城’建設貢獻法院力量。”塔城中院副院長柳霞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