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文化報

海南:

​文化“七小”送來“春風村雨”

本報駐海南記者 陳關超

在海南,文化惠民可不僅僅是送一場演出這麼簡單:用心用情獨創的文化“七小”服務,以小培訓、小展覽、小講座等7種方式融合成“春風村雨”文化“大禮包”,文化惠民成效顯著,深受羣衆喜愛。

據介紹,海南省“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作爲省級重點羣衆文化活動品牌,連續舉辦了5年,足跡遍佈島內19個市縣,共走進1023個偏遠鄉村,行程總計超過6600公里,開展了1023場文化惠民、暖民、樂民活動,現場惠及羣衆達60.5萬人次、線上惠及觀衆近200萬人次。

羣衆是主角

2024年海南省“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於4月18日在五指山市通什鎮福關村啓動,這項惠民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以基層百姓爲中心,羣衆既是觀衆又是演員。每場活動儘量選拔羣衆登臺表演,音樂、舞蹈、魔術、雜技、小品等節目輪番登臺,精彩紛呈。專業演員和村民羣衆一同表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一個個貼近羣衆、貼近生活的節目,贏得觀衆的陣陣喝彩。

“能在家門口看到專業演員的演出,我們心裏甜滋滋的,真希望這樣的節目經常來我們村。”“有書看,有美食喫,有展覽,有老師教我們跳舞、讀書,還能看到這麼精彩的節目,真是太高興了。”每到一地都有羣衆由衷地讚歎。

今年,爲期一個月的“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陸續走進三亞、白沙、屯昌、保亭、澄邁、儋州、陵水、昌江、海口等13個市縣,開展了16場103項文化惠民活動。通過小演出、小培訓、小講座、小展覽、小閱讀、小展銷、小朗誦等“七小”活動形式,爲羣衆送去優質公共文化服務。

手把手教學

近日,在定安縣潭黎村小學的一間教室裏,孩子們端坐着聽老師上一堂朗誦課,“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從省裏來的培訓老師把蘇東坡的兩首詩詞逐字逐句進行講解。

除小朗誦外,還有小培訓。潭黎村小培訓由海南省文化志願者、舞蹈老師陳璐現場組織,在演出前培訓村民即興排練一支舞蹈,學會後,村民與老師還要一起登上村晚舞臺展示“成果”。

經過培訓,村民以及村裏小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登臺能力、記憶動作能力都得到提升,對錶演這樣有“技術含量”的文藝活動不再膽怯。“我們在每一場惠民活動中都有這樣一場小朗誦、小培訓內容,通過專業老師手把手的教導後登上村晚舞臺,既帶動了大家的表演興趣,也讓村晚舞臺變得更加歡樂。”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公共文化處(非遺處)二級調研員何振軍說。

融合大禮包

“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的一大特色就是融合性,集參觀、交流、體驗、展示、分享等功能於一體。舞臺四周設有非遺展覽,當地特色非遺產品令人流連忘返,不僅有文昌雞、東山羊、興隆咖啡等風味美食,還有山蘭酒、夢幻香山富鋅泉水檸檬、鹿龜酒、瑞溪牛肉乾、橋頭地瓜等地方農特產品,海南粉、抱羅粉、糟粕醋、瓊海雜糧、菜包飯等特色小喫也讓羣衆和遊客大飽口福。

活動現場設立的“鄉村好物——優質農產品展銷”中,通過組織當地村民、農戶、商戶、鄉村網紅進行優質農產品展銷或助農直播,讓鄉村好物被更多人知曉,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多種多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帶動了鄉村旅遊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