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

社区家长学校是立足社区、面向家庭,公益性开展生活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阵地,是联系家庭、学校和社区的重要桥梁,是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效载体。5月20日,省妇联传来消息,在陕西省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发布了《陕西省社区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并同时发布了《2024年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近年来,我省在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产生了良好的影响。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培训基地办公室主任郁伟生介绍,《陕西省社区家长学校指导手册》整体结构为4+1,即四个篇章和一套表单,分别从社区家长学校的概述、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及成效评估等四个方面,回答了社区家长学校是什么、社区家长学校怎么运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如何开展、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如何评估等方面的问题,阐释了社区家长学校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定位,明确了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路径。省妇联始终将家庭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为妇女儿童提供可感、可及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建设社区(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2万多个,创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30个。

郁伟生表示,《陕西省社区家长学校指导手册》旨在全面加强我省社区家长学校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指导性实效,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将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全相结合,将社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推进相结合,形成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陕西模式”。

“省妇联将继续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专兼职人才队伍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等方面再下功夫、再出实招。”陕西省妇联党组成员刘李娜表示,各级妇联组织要聚焦提升家教服务可及性、家教指导针对性、家校社育人协同性,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社区嵌入式服务内容。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志愿者要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水平,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参与公益服务,将更加普惠、便捷的家教指导服务送进家门、送到身边、送达指尖。

本报记者 王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