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蘭州晚報

社區調解員現場查看

“樓上漏水,我家屋頂和牆面被泡了,傢俱、家電也受損了。在與樓上住戶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尋求了社區幫助。社區先後與物業、供熱公司、樓上住戶溝通,最終樓上願意承擔房屋維修費用,困擾我家多日的難題終於得到了解決。”蘭化26街區社區化建小區一樓住戶韓先生說。

5月20日記者瞭解到,面對羣衆訴求點多面廣、轉辦落實反映時間長的問題,蘭化26街區社區充分發揮網格精細化服務效能,建立並推行訴求響應“五步工作法”,即“居民下單、社區派單、網格接單、協商議事、聯動辦事”,形成“收集——協商——落實——反饋”的閉環模式,精準高效解決居民訴求。針對羣衆反映的水、電、氣、暖等生活急事,做到接單即辦、限時辦結。今年以來,累計解決物業糾紛、暖氣漏水、供暖服務、噪聲擾民等訴求10餘件。

今年“五一”期間,蘭化26街區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收集到小區電動自行車主充電難問題,隨即組織協商議事會,聽取居民的金點子、好辦法,組織網格區域責任人對小區內適合安裝公共充電樁的位置進行考察,摸底現有停車區域情況以及居民擁有新能源汽車數量,並多次與小區物業人員、居民代表溝通協商,最終安裝了20個充電樁,有效緩解了充電難題。

公共場所、老舊設施煥新顏……今年以來,看得見、摸得着的新變化讓社區居民的生活充滿了驚喜。對居民而言,社區“微改造”不只是小區面貌的改善、生活環境的舒適,更增添了身在其中的幸福感。社區藉助老舊樓院改造契機,在充分考慮居民需求後,經多方協調,將轄區內土地局A樓南側廢棄花園改造爲集健身、娛樂等功能的小廣場,現已完成路面硬化、路面拓寬、雨水溝增設、地磚鋪設、散步小道修整,並新建了兒童遊樂沙坑、羣衆納涼亭等設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滕效宏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