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淄博日報

□本報記者 楊靖

在山東產研智能電機研究院一間實驗室裏,技術人員通過工業互聯網對一家水泥企業進行節能評估。數據顯示,他們爲該企業定製的改造方案預計可節電近30%……

數字化改造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

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要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與開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有機結合,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形成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長效機制。

對於《方案》的通過,最先感知到的便是工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5月17日,記者來到山東福瑞德測控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廳,看到了不少用於數據採集和測量的傳感器、變送器產品。公司負責人李明告訴記者:“從工業生產到生活消費的多個應用場景,我們都可以提供最原始、最準確的數據,未來我們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多。”他表示,《方案》的出臺,爲包括工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在內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利好和空間。

相比於科技研發的高資本投入,數字轉型投入更少、收益更高,對企業具備比較好的性價比。在位於周村區的山東恆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牀墊、彈簧牀網及智能牀墊研發中心技改項目現場,記者看到,研發中心已竣工投用,牀墊車間也已竣工投產。

“我們引進了國內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5分鐘便可完成從鋼絲到牀網再到成品牀墊的完整生產流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成本節省30%以上,產能提高60%以上,一舉讓傳統傢俱產業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數字技術賦能可讓傳統企業實現多樣化效率提升,實現對用戶動態需求的快速響應,提高單位用戶的價值產出。在位於桓臺縣的山東尚牛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牛仔褲生產也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定製。“牛仔服裝下單、製版、裁剪、縫製、水洗、後整全流程,都能完全實現信息化和互聯網化,生產週期由原來的45天縮短爲7天。”工作人員介紹道。據瞭解,該公司從傳統的產品經濟向體驗經濟轉型,對服裝生產線進行“互聯網+”個性化定製改造,通過智能研發、信息數據採集及製造執行系統,實現了產品研發的數字化、模塊化、數據化和個性化,打通了個性化定製中客戶管理、智能研發、智能製造、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

《方案》中提出,要根據製造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分行業分領域挖掘典型場景。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做好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工作。對於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淄博的企業有不同探索,但殊途同歸,最終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

山東新馬製藥裝備有限公司依託全球領先的IMA固體制劑產品技術,立足固體制劑“高精尖”生產設備的創新和生產、項目整體解決方案的制定和實施,走出了一條智能化製藥裝備之路;山東聖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綠色、智能的加工,製造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的高端成型裝備,企業通過升級原有加工設備,實現了機械製造的自動化,產品規格由原來的2500噸提升到12.5萬噸;山東汽車彈簧廠淄博有限公司先是建立智能製造邊緣計算平臺,實現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業務管理等的數字化,後又集成各業務模塊,統一數據接口,對數據全面感知和分析,實現從設計、生產、運營的全流程信息化覆蓋和產品全生命週期一體化管控……

我市作爲老工業城市,應用場景豐富,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大有可爲,也應大有作爲。下一步,我市將繼續落實《山東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方案(2023-2025年)》,堅持“從易到難、分類施策、滾動實施、全面覆蓋”路徑,實施數字賦能、標杆培育、技術提升、要素支撐“四大行動”,建好數字服務商資源庫、智改數轉項目庫、金融產品資源庫、數字化專家庫等“四庫”,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服務商支撐+金融助力”體系,以數字化轉型構建未來市場競爭新優勢。

眼下,淄博企業“願轉盡轉”的主動性和“能轉盡轉”的水平持續提升,將加速推進製造變“智造”的歷史進程,拓出一條老工業城市邁向先進製造業強市的未來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