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蘭州晚報

榆中縣“秀美興隆”鄉村振興示範帶

資源優勢賦能 帶動產業興環境美

大象文化旅遊帳篷營地

核心提示 時值初夏,興隆山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宜人。榆中縣“秀美興隆”鄉村振興示範帶以S104交通線爲主,依託秀美的興隆山自然風光,以“隴右名山、自然生態”爲主題,整合歷史傳統文化,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實現生態旅遊精品與傳統民俗鄉村旅遊的融合發展。

資源稟賦發展特色富農產業

走進馬坡鄉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科技產業園區,花卉觀光大棚、中藥材育苗棚及蔬菜育苗棚錯落有序地排列着。走進花卉觀光大棚裏,一盆盆海棠花、百合花、長壽花等鮮花爭奇鬥豔。“當歸工廠化育苗棚、百合種球繁育棚和蔬菜觀光棚從今年3月底開始育苗,蔬菜育苗已經陸續運往田地裏進行種植了。”河灣村黨支部副書記陸小文告訴記者。

創建和美鄉村,規劃引導是關鍵,綠色發展是原則。馬坡鄉河灣村充分利用區域、生態、氣候、土壤等資源稟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目前,河灣村已建成現代智能溫室育苗4座冷棚、6座暖棚和500方蓄水池建設。其中,6座暖棚第一批育苗已全部出庫,第二批育苗長勢良好。

“我們通過黨建引領,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公司’的形式對這10座大棚進行運營。每年能夠帶來16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很多農戶進大棚務工參與種植,農戶們每年的收入能夠提高1萬元左右。”河灣村黨支部副書記陸小文如是說。

搶抓機遇開拓“農文旅”品牌

馬坡鄉哈班岔村地處榆中縣城南部二陰山區,位於馬坡鄉馬銜山北麓山腳,村子綠樹掩映,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環境資源稟賦,哈班岔村規劃建設成“農文旅”發展的示範村。

“營地自2023年6月份開始投入使用,是蘭州市第一家營地。如今研學自然教育活動以及公司團建方面正逐漸進行市場開拓,我們也會多種渠道進行營地運營。”甘肅大象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金文傑說。

哈班岔村通過“村集體+企業+農戶”形式,開展跨行業、跨領域、跨層級的產業融合、治理融合、服務融合的產業運營管理模式,形成了“青林小隱”茶攤子、“塵外山下·印象星空”和大象文旅“鯤鵬灣”營地等特色旅遊品牌,如今每逢週末集田園風光欣賞、農耕採摘體驗、農副產品銷售等爲一體的生態休閒遊,吸引大量蘭州市民來到哈班岔體驗消費,高峯峯值可接待遊客1000餘人,每年產生集體分紅收入約10.3萬元。

馬坡鄉副鄉長潘曉峯表示:“通過和美鄉村建設,哈班岔村在人居環境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每年可達30萬元,農戶人均收入達到1萬5千餘元。”

多點發力

實現“山水田林人居”和諧共生

榆中縣“秀美興隆”鄉村振興示範帶,重點串聯城關鎮龔家屲村、分豁岔村、朱家灣村、興隆山村和馬坡鄉河灣村、哈班岔村,通過發展都市觀光農業、設施農業、鄉村旅遊、“一村一品”等特色產業,全面推進示範帶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面改善農田整體環境,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彰顯自然淳樸的田園風光,實現“山水田林人居”和諧共生。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八個美麗,做好四篇文章,利用興隆山、馬銜山等資源稟賦,挖掘自身潛力,打造休閒旅遊、農業觀光、特色有機產業,着力‘帶’、聚焦‘美’、突出‘變’、呈現‘亮’,全力推進‘秀美興隆’鄉村振興帶示範建設。”馬坡鄉副鄉長潘曉峯表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莉 實習生 韓金草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