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晚报

兰州学子用“生命的种子”传递大爱

兰州市完成今年第4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

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慰问王佟同学

兰州晚报讯 5月20日,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21级研究生王佟在兰大二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用“生命的种子”为他人续航。他也成为甘肃省第64例,全国第1761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走进兰大二院血液科病房,床边的细胞治疗仪正在缓缓进行细胞采集,王佟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我一直对医学很感兴趣,大一时就参加了志愿服务团队活动,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便签署了造血干细胞和器官捐献志愿书。”谈及捐献的初衷时,王佟表示,希望能够帮助病人健康地生活下去,留下希望的种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回忆起接到干细胞配对成功通知的那一刻,王佟说:“因为填表时间过去太久,一开始不太相信,多方证实后心里特别激动。父母非常支持我,也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王佟是今年我市继医务工作者丁伟、00后大学生水高鹏、送水工吴康康后的第4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送往病人所在地的医院。

当天,省、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兰大二院看望慰问王佟同学,并为他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向他表达敬意。

病房里,王佟的几位同学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同学郑菲说,她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她的妈妈为之动容,还专门发了朋友圈:“小小年纪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就像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前行的路。”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5种致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市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目前,兰州市已登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4000余人,甘肃省分库志愿登记者已达4.5万余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