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签约投资总金额超1329亿元

广大企业在成都快速链接全球

5月18日,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召开。赖芳杰 摄

空客(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图据成都发布

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图据郫都区委宣传部

5月18日 ,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的成都都市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成德眉资四市场内场外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及顶尖人才团队共44个,投资总额1329.3亿元,将进一步填补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链空白,补齐上下游短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成都市有关部门紧扣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智造空间、科技资源等方面,集成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十大系列政策及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平台应用场景,真正让投资成都“资金有支持、人才有支撑、配套有保障、产品有市场”,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建圈强链。成都这座枢纽上的千年古都,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让广大企业在成都快速链接全球、深度触达中国庞大市场。

借世园会契机

投资成都热度不断

5月18日,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世园会主展馆举行,包括中国能建、法国邮政集团、空中客车、特斯拉、科大讯飞、通用电气等行业龙头在内的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链主企业,驻(涉)蓉领事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顶尖人才团队等400余人共聚成都、共谋合作。

活动现场发布了成都都市圈投资机会清单,推出232个项目,拟投资金额超过8400亿元;集中签约重大项目,场内场外共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及顶尖人才团队 44 个,总投资1329.3亿元。

今年以来,成都市加强招商统筹,全市“一盘棋”开展项目招引工作,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新赛道抢先机、赢主动,围绕每月在蓉举办的链主企业生态伙伴大会、供应链大会等“圈链融合”重大活动精准对接项目,促进国际国内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成都,拓展投资成都“朋友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

世园会开幕后,已不仅仅停留于城市的“亮相”,以国际盛会为窗口,推动国际国内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成都。本届世园会将持续186天,长尾效应还将继续。

整个世园会期间,成都将以成都东部新区、郫都区、温江区、新津区、邛崃市、四川天府新区、新都区为主会场,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举办7场“成都投资主题日——世园会成都投资推介系列活动暨项目签约仪式”活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充分挖掘世园会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这7场活动将从5月持续至10月,几乎贯穿整个世园会会期,实现“月月有活动”,投资成都热度不断。

出台十大政策

“抓产业拼经济”

活动现场,成都市深化“政策找企业”,紧扣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基金、智造空间、科技资源等要素需求,成都市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2024投资成都系列政策及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平台应用场景。

成都出台的十大政策中,产业基金政策提出,要更好发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的重要作用,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目前,成都市级国资打造的“重产(重大产业化项目)+科创”基金群规模已达1250亿元,重产基金主要投资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支撑性项目和高能级链主企业。

除产业基金政策外,十大政策还包括提供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智造空间、集聚100个重点中试平台、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单个创新团队资金支持等。

“作为全球航空领先的飞机制造商,空客一直对成都发展充满信心。”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布莱恩·阿格纽曾谈到,空客成都项目是空客在全球布局的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公司对项目选址城市极其重视,2020年成都成为候选城市之一后,双方团队历经3年开展了30余次商务谈判才达成协议,成都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项目最终落地该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积极引入成熟大企业的同时,成都也着力引进新兴领域的成长型企业。在5月18日举行的招商大会上,现场签约的深圳影目科技公司是一家消费级AR(增强现实)眼镜厂商,该公司将把研发总部搬迁至成都,还将在成都建设运营中心、销售结算中心、生产基地等,并将其作为未来上市和投融资主体。

成都市政府有关人士透露,2024年成都的重点工作就是“抓产业、拼经济”,而且尤其注重夯实和加强制造业,成都不仅希望展现出宜居和有烟火气的一面,也希望通过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引入更多的大项目,培育本土的产业链龙头。

低空经济、氢能

成为打造的重点产业链

日前,成都印发了《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相较去年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发力打造的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此次印发的《工作要点》显示,低空经济、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

至此,成都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累计达30条。

在成都高新区,主打eVTOL (电动飞行汽车)载人飞行业务的沃飞长空在去年底完成一款适航技术验证机首飞;四川天府新区的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每天都下线不同型号的工业无人机,基地投产以来年产能超3000架……

整体上看,成都工业无人机领域聚集了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傲势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家。

从市场前景看,到2025年,预计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由此,《工作要点》指出,将加大整机项目内培外引力度,精准补齐关键零部件短板,产业需求导向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场景,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同其他重点产业链一样,低空经济将在政策、资金、人才、载体等层面获得扶持。

另一边,近年来成都瞄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过程中,氢能已成为成都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的“关键词”。

成都提出,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新赛道,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绿氢之都”。

瞄准这一目标,成都已经在推动交通、储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瞄准实现“氢”装上阵。在交通领域,去年7月,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重汽成商12辆氢能源重卡在自贡亮相,这是四川首批交付投运的氢能源重卡。

“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交通和以氢能为代表的先进能源都是成都未来产业的重点培育方向。”

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新增的两条重点产业链拓宽了成都建圈强链“朋友圈”,有助于增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的协同运作,推动成都未来产业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