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調查顯示:“年輕化”撐不起車市,中青年羣體纔是實力買家

“大叔阿姨”重塑汽車消費市場

行業觀察

手握“智能化”、瞄準“年輕化”的車企似乎有點“失算”了。最新調查顯示,最近兩年內,支撐起車市的主要購車人羣,並不是年輕人,而是主要年齡層在35-54歲的家庭事業雙“豐收”的70、80年代的中青年“大叔阿姨”們。記者留意到,“年輕化”一直是過去十多年中國車市的主旋律,讓部分車企滋生了慣性造車與營銷思維,部分品牌因此錯失搶佔市場的良機。有機構分析指出,當前中青年羣體依然是整車企業的“藍海”市場,透視出車市消費升級的趨勢,配合當前“以舊換新”政策,成爲車企做大市場蛋糕的機會。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MPV和大SUV熱賣,“大叔阿姨”纔是實力買家

“2014-2023年,中國車市的平均購車年齡由32週歲升至40週歲,中位年齡由31週歲升至38週歲,中國車市正處於中青年消費時代,成爲廣大車企做大市場的核心課題。”以上數據,來自易車研究院近期發佈的調查報告。報告還指出,截至2024年初,80後的整體年齡在35-45歲,成爲中青年購車用戶的重要主力。近幾年,中青年購車羣體強勢崛起,在終端銷量突破1000萬輛,市佔率已經突破50%。

近年來車企間在營銷端的競爭愈演愈烈,並紛紛探索更加貼近年輕人和“Z世代”羣體的營銷方式,但收效甚微。“尤其在新能源浪潮下,有多個新品牌推出的新車,都在設計、定位和營銷上極力討好年輕消費者,但Z世代年輕人的購車能力並不高,這也是導致新車賣不動或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車行業分析師申強指出,如近年被邊緣化的愛馳、拜騰、合創等就沒有成功以年輕化打開市場。

記者查閱前四個月汽車銷量最好的車型品類和增速最快的車型發現,適合家庭出行的大空間MPV、SUV成爲車企主要營收來源。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4月,SUV銷量持續呈兩位數增長。4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佔有率分別爲56.5%、68%和69.6%。在出現迅猛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售價30萬-40萬元的車型佔比非常高,今年前四個月同比增幅更高達60%。購買以上車型的主力羣體,正是35-54歲有過硬購買力的70、80年代的中青年“大叔阿姨”們。

“年輕人(指“Z世代”)撐不起中國車市,要指望中青年人羣和女性人羣。”全國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指出,三十歲以上的青年、中年等人口數量龐大,約有3.3億人,佔據了34%的財富。這一羣體對車輛的換購需求大,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購車行爲。當前各地與企業正大力推進“以舊換新”落地,正匹配這些“實力買家”的需求。

市場機會:“大叔阿姨”正重塑車市消費結構

“汽車市場在中青年羣體的購車需求下將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崔東樹指出,尤其是70後,一直是我國主力消費人羣。業內指出,中青年消費羣體主要需求是消費升級,車企可在營銷上搭配“以舊換新”深挖消費潛力。

易車研究院報告還指出,在未來預購車型當中,三排六七座車型佔比大幅提升;同時,雖然2023年已購車的中青年羣體選擇仍以燃油車爲主,但下一步預購車型已經紛紛轉向電動車和節能車(含HEV)。這預示着中青年主導的車市在未來幾年內,將存在劇烈的內部結構演變。

不止如此,崔東樹還指出,在未來的車市發展中,女性消費者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獨立購買汽車。他認爲女性消費者更加註重細節和外觀,追求時尚、個性化的設計。調研顯示,2014-2023年,車市的中年女性終端銷量佔比由30%多升至40%多,男女佔比勢均力敵,2023年中年女性車市終端銷量逼近500萬輛,男性逼近700萬輛。

業內指出,中青年女性購車特徵凸顯高端化與電動化,而且中青年女性的車市基本成型。在這方面,比亞迪已經快狠準切入女性車市,助推其銷量成爲車市新霸主。

業內觀察

中青年羣體也追求“智能化”

不少車企表示,如今電動化、智能化並沒有“勸退”中青年購車追求新款車型,數據顯示,對於直播賣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新鮮名詞,中青年羣體接受程度非常高。有業內觀點認爲,未來十多年,中年化仍是中國車市的主旋律,“大叔與阿姨”將攜手重塑中國車市。

記者留意到,近三年,有車企加速推進“多品牌戰略”,部分原因即是針對中青年這個主力購車羣體,來構建用戶型精細化造車模式。如埃安推出昊鉑品牌、比亞迪推出仰望針對更有實力、心理年齡“年輕”的中青年購買羣體;蔚來將推出的第二品牌主打家庭用戶、第三品牌主打個性化討好女性。

此外,業內還指出,“年輕化”的提法並沒有問題,但其實“年輕化”不應以年齡劃分,這三個字代表的其實是一種消費心態,是心理年齡上的年輕化。同時,車企在“年輕化”的營銷和設計上,切忌用力過猛,與中青年買家劃分界限,不然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