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陈忠华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回升向好。我市经济发展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仍然呈现企稳向好的大趋势,一季度生产总值实现368.47亿元,同比增长3%。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生产总值增长8%的既定目标,全市各级都要坚定信心、铆足干劲,聚精会神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项目提速”,全力扩投资。要坚持“项目为王”,实施项目开工入库倍增行动,强化入库指导,全力以赴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项目管理,动态更新全市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开工项目、竣工投产“4个项目库”,着力破解关键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实质性开工,加速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努力完成投资计划。

“工业提振”,全力强支撑。要保障三大水电站“能发多发”,推进光伏发电“能快则快”,全力推进煤矿“能产尽产”;促增量释放,全力保障旗滨光伏玻璃、新安化工、合盛硅业等新企业顺利投产,加快推进磷化工园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好产业园区;促企业达产,抓住企业生产“不限电”机遇,“一对一”蹲点服务,帮助企业满产达产。

“消费提级”,全力增动能。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农改超”项目,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城乡消费;全力“保交楼”、化解“问题楼”、盘活“烂尾楼”,结合地灾避险搬迁、失地农民安置、外出务工群众“回城不返乡”等需求,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认真落实省、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落实,对达到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增强经营主体信心,不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大批零住餐企业培育力度,加强昭通古城文物保护工作,全力打造昭通古城、扎西会议会址等文旅融合项目,立体宣传“朱提文化”,不断扩大昭通旅游吸引力,以旅游带动消费增长。

“农业提质”,全力固基础。抓产业链条延伸,坚持“三集中”,统筹用好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移民后扶等资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苹果分选线、马铃薯和天麻精深加工、竹笋及竹制品加工、生猪和肉牛屠宰加工等项目,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持续探索“一产转二产”工作,聚焦我市特色农业产业,用好用活财政涉农资金,抓好龙头引进、基地建设、品质提升、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