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紅河日報

●通訊員 李佛蓮

本報訊 開遠市加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先後通過採後處理冷鏈物流中心、精深加工中心、花卉創意體驗科普中心等項目建設,推進花卉採後處理及精深加工提檔升級。

該市按照生產要求配套完善生產設施,完成園區2.02萬平方米玻璃溫室主體建設,現溫室內有超高壓霧化、空氣環流通風、立體雙層加溫管道、三層不同透光率遮陽、保溫網、RO反滲透純水機、全自動施肥機、UV紫外線消毒機等現代一流設施設備。目前,園區領軍企業均採用以色列奈特菲姆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荷蘭普瑞瓦溫室氣候控制系統,並依託物聯網對花卉種植、分揀入庫、銷售物流等管理環節進行集成,形成集高品質花卉種植、種苗繁育、冷鏈物流、互聯網銷售、創新創業、特色小鎮等環節的產業集羣。

圍繞鮮切花、盆栽花卉效能提升,該市堅持綠色化、標準化、設施化發展,引進成熟的智能溫室集成化技術體系、標準化生產體系和世界領先潮汐式灌溉、水肥一體化等高科技系統,核心區建成高端智能溫室150萬平方米,冷庫3.69萬立方米。引進使用荷蘭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通過對回收水採用二級過濾並經紫外線消毒處理實現水肥循環使用,節水率達80%。運用無土栽培、水肥循環系統,實現化肥農藥使用率負增長。目前,該市花卉產業高標準設施栽培面積達到0.88萬畝,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栽培面積1.15萬畝,灌溉水循環利用技術達到0.25萬畝,綠色高效生產種植技術覆蓋率94%以上。

該市立足現代農業,融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搭建開遠數字花卉全產業鏈平臺,完成花卉產業升級,利用實時、動態的農業物聯網信息採集系統,實現對農業生產現場環境及作物生長情況的快速、多維、多尺度實時監測,對生產作業實現遠程自動化控制。同時,通過數字花卉全產業鏈平臺的“數字孿生”技術,進一步整合源頭種植、生產加工、交易流通、品牌營銷等環節,在產前、產中、產後爲種植戶提供數據輔助決策、風險管控和產業資源連接服務。目前,開遠數字花卉全產業鏈平臺已推廣覆蓋農戶243戶發展專、精、特花卉種植與生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