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2767對新人邁進婚姻殿堂 8對新人感受唐韻國潮集體婚禮

“520”洋溢婚俗新風尚

昨天上午,西城區婚姻登記處提前開門,圖爲第一對新人登記領證。 本報記者 安旭東攝

昨天,琉璃廠西街唐韻集體婚禮舉行,8對新人在傳統儀式中圓滿禮成。 本報記者 安旭東攝

本報記者 王琪鵬

昨天是“520”,全市各婚登部門迎來一波結婚登記高峯。據市民政局統計,昨天全市婚姻登記2767對。

爲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文明婚俗新風,西城區民政局聯動椿樹街道組織了一場別具儀式感的唐韻國潮集體婚禮。8對新人身穿唐式禮服,在古香古色的安徽會館步入婚姻殿堂。

“網紅婚登處”開放兩大廳

昨天一大早,西城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門前,不少新人早早就開始了甜蜜等待。8點30分,第一對新人笑容滿面地走進婚登中心,像走紅毯一樣跟工作人員揮手致意。新郎小張有點激動地說,爲了這一天,新娘特意做了頭髮,他們還請來了跟拍攝影師,記錄下這重要的時刻。

這頗具紀念意義的“第一對”,還是一對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的新人。新郎小張來自甘肅,新娘小吳來自海南,二人同在北京工作,就選擇在北京領證。“回家辦理登記太遠了,現在用居住證就可以預約在北京登記,很方便。”

談到將來婚禮的安排,小兩口都表示:自己纔是婚禮的主角,希望婚禮是一種鬆弛、輕鬆的氛圍,簡約而溫馨。不希望大操大辦。

西城區婚姻登記服務中心毗鄰琉璃廠文化街,被譽爲“網紅婚登處”,辦理婚姻登記的人數歷來在全市各區名列前茅。爲滿足新人需求,該中心昨天特地開放兩個頒證大廳,同時在大柵欄街道護國觀音寺、椿樹街道百姓文化之家設立兩處頒證點,供新人拍照留念。西城婚登還推出文創產品國潮婚書和婚齡印章,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打卡蓋章”這一形式,倡導文明婚俗,弘揚時代新風。

貼心老字號打造“四件套”

“珠簾繡幕藹祥煙,合巹嘉盟締百年。”在位於琉璃廠西街的安徽會館,一場主題爲“遇見人生之喜”的唐韻集體婚禮隆重舉行。在有着百年曆史的安徽會館戲樓內,身着圓領紅袍和齊胸襦裙的新郎新娘驚豔亮相。在“司禮官”主持下,新郎爲新娘戴上簪子,新人在婚書上簽名落印,以示“永結同心”。

集體婚禮現場,四家老字號還聯合發佈了結婚“新四件套”。這套洋溢着國潮風的“新四件套”包括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戴月軒的毛筆、宏寶堂的婚書和印章、一得閣的印泥,寓意愛情“永不褪色”。

“這場集體婚禮非常有儀式感,也讓我們從中學到了許多傳統文化。”張翼飛和武昊是一對“95後”新人,這場獨特的中式集體婚禮,讓兩人都非常歡喜。“這樣的婚禮不鋪張浪費,又飽含美好寓意,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集體婚禮儀式最後,一對結婚60年的“鑽石婚”老人在工作人員攙扶下,來到現場爲新人送上祝福:“婚姻就像老北京酸梅湯,酸酸甜甜。你們即將步入新的生活,要多看看對方的長處,包容對方的缺點,這樣才能安穩地攜手一生。”

鏈接

“521”預約婚登突破3000對

在“520”“521”婚登高峯期,各區婚登部門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動,讓文明簡約的婚俗新風深入人心。據市民政局統計,“520”全市婚姻登記2767對,“521”預約登記數量突破了3000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