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以虚促实 数实融合

纪园园/朱平芳/毛勇春

■纪园园 朱平芳 毛勇春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开拓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传统经济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特别是,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文旅等实现了进一步创新:数字医疗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进远程诊疗和精准医疗;数字教育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推进个性化学习和大规模在线学习;数字文旅带来全新的文旅融合时空体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也要看到,在以数字经济助推新质生产力成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伴随数字技术发展产生的“数字鸿沟”和“算法歧视”问题;由于法规政策滞后于技术发展,引发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包括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

下一步,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引领以虚促实,推进数实融合:

一是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数字基础研发能力。

面向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基础研究项目,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搭建开放创新平台,发挥对高端人才的吸附作用、对科研机构的聚合作用、对重大科技攻关的组织作用。

二是弥合“数字鸿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人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普惠性;提供广泛的数字培训,帮助更多人具备使用数字技术的基本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规,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明确数据权利,完善数据收集、使用和分享的规则;推广数据安全标准,确保企业在数据管理和存储方面采取最佳方案;加强数据安全的技术研发,如加密技术、匿名化技术等。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