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以虛促實 數實融合

紀園園/朱平芳/毛勇春

■紀園園 朱平芳 毛勇春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開拓實體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傳統經濟朝着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特別是,隨着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數字醫療、數字教育、數字文旅等實現了進一步創新:數字醫療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推進遠程診療和精準醫療;數字教育通過在線教育平臺,推進個性化學習和大規模在線學習;數字文旅帶來全新的文旅融合時空體驗,廣受消費者的喜愛。

但也要看到,在以數字經濟助推新質生產力成長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伴隨數字技術發展產生的“數字鴻溝”和“算法歧視”問題;由於法規政策滯後於技術發展,引發一系列數據安全問題,包括數據泄露、數據濫用等。

下一步,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引領以虛促實,推進數實融合:

一是加快數字核心技術攻關,提高數字基礎研發能力。

面向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重點領域,佈局一批基礎研究項目,提升關鍵技術自主可控能力。

搭建開放創新平臺,發揮對高端人才的吸附作用、對科研機構的聚合作用、對重大科技攻關的組織作用。

二是彌合“數字鴻溝”,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更多人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普惠性;提供廣泛的數字培訓,幫助更多人具備使用數字技術的基本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法規,強化數據安全保障。

明確數據權利,完善數據收集、使用和分享的規則;推廣數據安全標準,確保企業在數據管理和存儲方面採取最佳方案;加強數據安全的技術研發,如加密技術、匿名化技術等。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