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臧博

初夏的晚上,霓虹已然亮起,夜幕还未垂下。在江北区宏滨路的一个桥墩下,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围着舞台,等待熟悉的旋律响起,等待齐声高歌。

这就是最近火起来的重庆野歌会。仿佛一夜之间,野歌会就从少数人的小众宝藏,变成了许多人心照不宣的音乐之约。人们挥舞手臂、摆动身体,遇到熟悉的歌曲就纵声高歌。参与、欢乐、热烈,是现场氛围的生动写照。就像野歌会的发起者陈杰所说,他希望人们能够在重庆最美的地方,感受重庆的音乐氛围。

野歌会之“野”,在它的野蛮生长,而重庆热情奔放的城市性格,正好与野歌会遥相呼应。参加过野歌会的歌迷,格外珍惜并热爱这个平台。为此,他们组建粉丝群,主动做志愿者,配合现场演出人员做好筹备和善后事项。音乐响起,众人合唱,参与者彼此从陌生人变成歌友。在歌声中,积极的情绪晕染开来,疏解了生活的疲惫与消极。从这个意义上说,野歌会呈现更多的,是重庆的人们,在情感和身份上的认同。

自由奔放的野歌会,是城市与歌迷的双向奔赴。野歌会传达的态度是:感受美好,享受音乐,重在参与。这种免费、开放、自由的特质,让野歌会自带亲民、草根、理想的味道。城市各处的一场场野歌会,是山城文化触角的色彩与味道,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声音——音乐是快乐,参与是快乐,这个城市鼓励人们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其实,野歌会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音乐的方式传递温情。许多人都在说,当前的社会如何内卷,如何躺不平又争不赢。野歌会的组织者用行动告诉大家,至少还有音乐陪你一路同行。晚风沉醉的夜晚,数百人的热爱之约,唱歌的人轻松自在,听歌的人沉醉其中。当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数百人,围在一起大声唱歌,摇动着手机组成星河,这种感动与温暖、歌声与共鸣,会连同城市的各处风景一道,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

其实,野歌会也不是那么“野”。在“野”的外表下,是它严格的规则意识。例如,做好预案,提前报备,强调组织与收尾,在安全的前提下让活动有序运行。看到了这一层,才算学到了野歌会的精髓,也能让分享音乐传递温情的歌会,“野”出重庆,“野”到更多城市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