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新重慶-重慶日報評論員 臧博

初夏的晚上,霓虹已然亮起,夜幕還未垂下。在江北區宏濱路的一個橋墩下,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圍着舞臺,等待熟悉的旋律響起,等待齊聲高歌。

這就是最近火起來的重慶野歌會。彷彿一夜之間,野歌會就從少數人的小衆寶藏,變成了許多人心照不宣的音樂之約。人們揮舞手臂、擺動身體,遇到熟悉的歌曲就縱聲高歌。參與、歡樂、熱烈,是現場氛圍的生動寫照。就像野歌會的發起者陳杰所說,他希望人們能夠在重慶最美的地方,感受重慶的音樂氛圍。

野歌會之“野”,在它的野蠻生長,而重慶熱情奔放的城市性格,正好與野歌會遙相呼應。參加過野歌會的歌迷,格外珍惜並熱愛這個平臺。爲此,他們組建粉絲羣,主動做志願者,配合現場演出人員做好籌備和善後事項。音樂響起,衆人合唱,參與者彼此從陌生人變成歌友。在歌聲中,積極的情緒暈染開來,疏解了生活的疲憊與消極。從這個意義上說,野歌會呈現更多的,是重慶的人們,在情感和身份上的認同。

自由奔放的野歌會,是城市與歌迷的雙向奔赴。野歌會傳達的態度是:感受美好,享受音樂,重在參與。這種免費、開放、自由的特質,讓野歌會自帶親民、草根、理想的味道。城市各處的一場場野歌會,是山城文化觸角的色彩與味道,它清晰地傳遞出一個聲音——音樂是快樂,參與是快樂,這個城市鼓勵人們創造快樂、享受快樂。

其實,野歌會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用音樂的方式傳遞溫情。許多人都在說,當前的社會如何內卷,如何躺不平又爭不贏。野歌會的組織者用行動告訴大家,至少還有音樂陪你一路同行。晚風沉醉的夜晚,數百人的熱愛之約,唱歌的人輕鬆自在,聽歌的人沉醉其中。當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數百人,圍在一起大聲唱歌,搖動着手機組成星河,這種感動與溫暖、歌聲與共鳴,會連同城市的各處風景一道,久久迴盪在人們心中。

其實,野歌會也不是那麼“野”。在“野”的外表下,是它嚴格的規則意識。例如,做好預案,提前報備,強調組織與收尾,在安全的前提下讓活動有序運行。看到了這一層,纔算學到了野歌會的精髓,也能讓分享音樂傳遞溫情的歌會,“野”出重慶,“野”到更多城市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