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瑞金醫院新開臨牀試驗諮詢門診

讓患者及時用上新藥新療法

黃楊子

本報記者 黃楊子

“對走投無路的晚期腫瘤患者而言,儘早嘗試新藥,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盞燈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沈柏用說。近年來,大衆對新藥臨牀試驗的認知正在轉變:不少患者會主動向醫生打聽,是否有新臨牀試驗可供參與,也有越來越多的患者明白,臨牀研究是在患者充分知情和倫理保護下的醫學探索。患者積極參加臨牀研究,成爲新藥、新療法的最直接獲益者,就是醫學臨牀試驗的意義所在。

昨天是第20個國際臨牀試驗日,瑞金醫院開出臨牀研究(試驗)多學科諮詢門診和瑞金—海南特許新藥新械諮詢門診。這兩個門診的設立,將爲廣大患者提供更專業、全面的臨牀試驗諮詢服務,助力患者更好地瞭解並參與臨牀試驗。

早在1997年,瑞金醫院就獲得了國家臨牀藥物試驗基地的資質,後續擴展至醫療器械領域。如今醫院設有35個藥物臨牀試驗專業、43個醫療器械臨牀試驗專業,年均承擔約200至300項註冊臨牀研究項目及接近500項研究者自主發起的臨牀研究,規模位居全國醫療系統第一陣列。

通過臨牀試驗門診,瑞金可以幫助患者在全世界“找藥”。對於尚未在國內上市的新藥,患者可通過該門診諮詢醫師,經全面評估適宜後,瑞金醫院將協調引進所需藥物至海南分院,並通過臨牀試驗程序爲患者提供治療。“一般而言,藥品上市從臨牀試驗到審批,往往需要耗時3至5年,但藉助瑞金海南醫院這一平臺,等待週期被大幅縮短,患者也無需遠赴海外,就可以用上最前沿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海南分院副院長金佳斌介紹,作爲國內獨家試點,位於博鰲樂城的瑞金海南醫院積極推動新藥、新械的落地應用,使得國內尚未獲批的新藥新械可通過臨牀研究的方式,儘早被患者使用。

2022年6月22日,10歲的女孩鄭妮在瑞金海南醫院成功接受了伏索利肽注射治療。伏索利肽是目前全球獲批的唯一用於軟骨發育不全兒童患者的藥物,也是瑞金海南醫院首個落地的全國首例新藥項目。此後,不少老年癡呆、漸凍症、高血壓、過敏性鼻炎等患者也在海南“零時差”用上新藥。去年5月,胰腺外科團隊在瑞金海南醫院成功實施單孔達芬奇機器人手術,74歲的汪奶奶成爲全球首例臨牀入組案例,同時,相關數據也提供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申請胰腺手術許可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