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康奈以智能工廠實現柔性化製造,生產週期縮短三分之二

做鞋也能這麼潮

本報記者 鄭亞麗 戚祥浩 通訊員 施寧寧

5月初,一款名叫“戲出東方”的康奈新品鞋熱賣。僅在5月1日發佈會期間,企業直播間累計觀衆就超1000萬人次,“新中式”魅力盡顯。

“消費者從成千上萬雙鞋子中挑出一雙,很容易。但對鞋企來說,成爲那個‘一’,很難。”康奈集團黨委書記蔡發榮,一語道破鞋履行業的現狀。

鞋子的製作流程並不複雜,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鞋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光要好穿好看,還要有品牌有特色,更重要的是得“鑽”到消費者的心裏去。

曾經老牌“鞋王”在市場上很有話語權:推出什麼,消費者就買什麼;生產什麼,市場上就流行什麼。隨着消費者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少曾經的“鞋王”正在丟失市場話語權。

以皮鞋起家的康奈集團,也經歷過自我懷疑。2018年,各地經銷商不斷傳來反饋,消費者進店就問“你們有休閒鞋嗎?”看着店裏滿貨架的皮鞋,大家有點迷茫:皮鞋,過時了?

那段時間屬實有點難熬,來自消費者的吐槽裏藏着他們用腳投票的答案:“皮鞋不再是社交必需品”“老氣,不舒服”“價格昂貴”“不好搭配,樣式單一”……

“賣方市場的時代過去了。”蔡發榮說,在無數次頭腦風暴和市場研判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不是皮鞋過時了,而是他們對市場的反饋不夠及時,對消費者的喜好捕捉得不夠精準。

從皮鞋入手,他們當即邀請了法國知名設計師,研發了外觀是皮鞋、鞋底是運動鞋材質的皮鞋。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緊接着,當年4月,康奈集團正式宣佈,推出休閒系列。隨後,在全國各大專賣店,透過銷售宣傳口號就能看到康奈鮮明的態度——“可以跑步的商務鞋”“走路不累的高跟鞋”“一路潮前的雲朵鞋”……

市場瞬息萬變,消費者需求的快速迭代,也對生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從設計、打樣、生產,再到消費者手裏,動輒幾個月的生存模式不行了。

“做鞋要潮,勢必要對流行趨勢快速響應,要求生產線能根據多樣化設計需求,快速完成定製生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柔性製造。”現在,每每有客人來,蔡發榮帶他們參觀的第一站,一定是他們的新綠智能工廠。

走進去,明亮的車間、忙碌的智能化生產設備,與曾經充滿膠水和皮革味道的灰暗車間對比,天差地別。

2023年底,康奈集團投入2000多萬元打造智能工廠,引進了國際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還首創了柔性化智能製造體系,實現了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銷售跟蹤全流程覆蓋的鏈路閉環。

工廠左手邊的一間辦公室裏,湧動着無限創意。和以往在手稿上創作不同,現在設計師只需在AI創作平臺輸入需求,幾秒鐘就能生成一個鞋樣,設計師再根據創意進行雕琢,一款符合市場需求的原創鞋子就誕生了。設計好以後,在系統中發出指令,旁邊倉庫裏的機器人就會選擇相應物料運往大車間,進行縫幫等剩餘環節。

在現場,記者看到,經過智能開發、智能下料、智能縫幫、智能成型、直播營銷這5個主要環節,一雙鞋就能從電腦圖紙變成眼前實物,第一時間展示給消費者。

時間,在康奈集團變得輕快。藉助智能研發,康奈單款鞋的開發週期從4天縮短至1.5天。從產品研發設計到直播營銷,再到發貨,整個鞋產品生產週期由原來的12天縮短至4天,整體生產週期縮短了三分之二。

曾經不可能的事成爲尋常:工廠可承接的訂單最小量爲12雙;一條生產線一天能做十幾個款式……

“鞋產品整體生產週期的縮短,滿足了當前多品種、少批量、快交付的市場需求。”對於這個一站式柔性化全流程工廠,集團董事長鄭萊毅頗具信心。

現在的康奈集團越來越潮——從皮鞋佔比100%到“一路潮前的雲朵鞋”佔比70%。前不久企業剛完成的用戶畫像顯示,26歲至35歲的用戶羣體佔比超過了40歲至55歲的年齡段。

“康奈正變得越來越年輕。”在鄭萊毅眼中,年輕的產品、年輕的用戶,就意味着更強的購買力和繼續“潮”前的勇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