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張雨浦答每經問:已建成全球首座乳業“全數智化”工廠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 旭    

5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爲牽引 加快建設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相關情況。

近年來,寧夏大抓高質量發展,產業呈加快發展態勢,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六新六特六優+N”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六新”是指以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爲代表的新型工業,“六特”是以葡萄酒、枸杞爲代表的特色農業,“六優”是指以文化旅遊、會展博覽等爲代表的現代服務業,“N”是指先進算力、氫能等高新產業。

新華社

寧夏的經濟總量相對較小,但近幾年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提升較快。2023年,寧夏GDP增長6.6%,增速居全國第五位。今年一季度GDP增長5.8%,增速連續8個季度進入全國前十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佈會現場就寧夏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情況提問,得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張雨浦的回答。他表示,“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先富的是農林牧漁業,也因此成就了寧夏“塞上江南”和“魚米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寧夏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揚長避短、揚長補短、化短爲長,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確定了葡萄酒、枸杞、牛奶、牛肉、灘羊和蔬菜六個重點產業。

寧夏奶牛存欄超90萬頭

張雨浦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寧夏首先是依託黃金氣候帶,大力發展葡萄酒產業。寧夏是國內外公認的葡萄酒黃金產區,這幾年產業發展很快。從數字上講,寧夏的酒莊酒產量現在已經上升到全國第一位,每兩瓶國產酒莊酒就有1瓶產自寧夏。

“現在,相關產品已經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榮獲國際各類獎項1000多項。這幾天,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星星的故鄉》,就是介紹寧夏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歷程。特別是在最近發佈的中法聯合聲明中,特別提到了關於推動中國加入世界葡萄酒組織(OIV),寧夏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加快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步伐,努力爲中國的葡萄酒走向世界作出我們寧夏的貢獻。”張雨浦強調。

與此同時,寧夏依託黃金種植帶,大力發展枸杞產業。

寧夏是世界枸杞的發源地,寧夏枸杞是國家認定的唯一藥食同源的枸杞。

近年來,寧夏在品質提升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現在已經建成了中國枸杞研究院和國家枸杞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用以保證質量。寧夏主導制定了50%以上關於枸杞產品的國家標準,開發出了藥品、食品、飲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120多種過去沒有的新產品。“現在,全國每4斤枸杞中就有1斤來自寧夏,是全國最大的枸杞集散地。”張雨浦表示。

此外,寧夏還依託黃金奶源帶,大力發展牛奶產業。

寧夏是國家高端奶牛繁育基地,也是高端乳製品生產基地。牛奶的產量高、品質好,有幾個指標都超過歐盟標準。從產量上看,每一頭奶牛的平均牛奶產量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00公斤。近一個時期,市場變化給奶牛產業、乳製品企業帶來了一些影響,寧夏從保護產業安全和健康發展的角度,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產業更加穩定、健康發展。目前,寧夏奶牛的存欄超過90萬頭,連續5年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位。生鮮乳產量佔到全國市場的10%左右。

“除了產能增加,我們把重點放在科技創新方面,建成了全球首座乳業‘全數智化’工廠,可實現‘三個一百’目標,具體講就是僅用100個員工,每年就可以生產出100萬噸液態奶,創造100億元產值。”張雨浦表示。

已建成“萬卡級”智算基地

近年來,寧夏引進了一大批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的發展十分迅速。對於如何抓住國家東數西算的戰略機遇,更好地推動寧夏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買彥州表示,寧夏是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因地制宜發展數字經濟這個新質生產力,寧夏有基礎、有條件、有成效。

具體來說,一是優越的自然條件,增強了發展數字經濟的吸引力。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的建設,爲寧夏提供了豐富的綠電資源;寧夏氣候涼爽乾燥,全年平均氣溫8.8度,是全國最適宜建設大型數據中心的一類地區。

二是良好的產業基礎,增強了發展數字經濟的支撐力。寧夏建成了全國首批“萬卡級”智算基地,智算能力全國領先;建成了全國首批人工智能芯片適配基地,可以爲國產芯片提供測試、驗證等服務。去年數據中心標準機架實現37%的快速增長。

三是豐富的應用場景,增強了發展數字經濟的帶動力。寧夏建成全區智慧教育平臺,可以讓廣大城鄉學生同上一堂優質課,實現山區孩子的名校夢。

“寧夏開通遠程數字診療中心,可以讓廣大羣衆在家門口連線全國各地的專家,實現人在寧夏、就醫全國。率先實現了電子商務進農村全域覆蓋,發佈了醫療健康、安全生產等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生態正在加快形成。”買彥州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