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 本报记者 吴华 通讯员 莒芸蔷

近年来,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提标、扩面、增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农业保险共计签单保费超过2.7亿元,保额超过100亿元,保险理赔近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7339万元,同比增长4.84%,提供风险保障约33亿元,保险理赔超过2000万元……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护主要粮食、蔬菜、油料等农作物的同时,还涉及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养殖保险、奶牛养殖保险、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等牲畜保险领域。此外,在生态公益林保险、谷物天气指数保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收入保险,以及小杂粮种植保险、黄芪种植保险、大棚保险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方面都大有作为……成为政府“支农、惠农、富农”的金融工具,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基于遥感技术下的马铃薯区域收入保险

在灵丘县赵北乡康庄村,农民除了关心农资价格外,还十分关心来自中煤财险大同中支马铃薯险今年的落地情况。

该县旺春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旺说:“要到马铃薯出苗后才能投保,只要买了保险,产量、价格、收益达不到保单额度,保险公司都给理赔,所以种植户都特别喜欢这个马铃薯险!”

马铃薯是我省第五大粮食作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户种植意愿强、风险保障需求大。2017年,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和支持,中煤财险的《基于遥感技术下的马铃薯区域收入保险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同时也是当年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级金融支农项目。

据中煤财险大同中支总经理侯文亮介绍,2021年在灵丘县开展马铃薯区域收入保险试点工作,旺春种养专业合作社投保了2000亩,保额为每亩收入1050元。后期实际区域产量为870.69公斤/亩、实际价格为1.16元/公斤,区域实际收入约为1010元/亩。与保额相比,每亩收入下降近40元,获得保险理赔约8万元。

“该保险实现了保障范围从传统‘生产风险’向‘一切险’的跨越,更符合产销一体化,以及对产量价格变动损益敏感的新型经营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市保险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苏子兴告诉记者。同时,该保险引进了国内领先的农业遥感测产技术,实现了对承保区域内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科学、精准测定,避免了传统人工测产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的弊端,有效提升了保险服务效率,并为进一步积累完善马铃薯产业风险数据库、提升产品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此外,该保险针对不同耕作习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县域产品,进行了“一县一费率”的差异化、精细化设计,有效契合了试点区域马铃薯生产的真实风险状况,切实推动了区域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市马铃薯区域收入保险承保超过1.8万亩,签单保费近160万元,保险理赔超过80万元。

“黄花险”为种植户“兜底”

为让大同黄花真正成为“致富花”,实现有效对抗种植风险和价格波动的“双保险”,保险机构积极联合政府部门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综合金融一体化模式服务“三农”。保险机构负责人专程赴黄花生产基地就黄花全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以“护航种植、保障生产、促进销售”为助力举措,给黄花产业量身定制“融资担保、种植加工、物流货运、价格指数”等全流程的“一揽子”保险方案,提供“生产端、运输端、销售端”的全方位保障,形成黄花产业的保险全覆盖。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2020年,在“黄花之乡”云州区,黄花种植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赔付率分别高达181%和154%,一旦遭遇灾害侵袭或价格波动,黄花种植户不但不赔钱,而且还能增收,该区黄花参保农民当年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带动超过1.5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黄花险”作为“护花使者”入选“大同市2023年财产险十大理赔案例”——云州区金健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保1850亩黄花种植保险,7月因冰雹灾害造成1620.08亩黄花受损严重,承保的太平洋产险大同中支先期预付赔款100万元,后期根据减产损失支付赔款146.05万元,共计赔款246.05万元。当年,保险机构共承保黄花种植保险超过8万亩、签单保费超过1400万元、保额约2亿元、参保农户达到2600多家,保险理赔超过3600万元、受益农户超过2400户;承保黄花价格指数保险接近4万亩、签单保费超过1000万元、保额约1.5亿元……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这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愿意为黄花增“黄”添“金”的保险机构也越来越多。苏子兴认为:“从实际效果看,当农民遭遇自然灾害或价格波动等意外造成损失后,政策性农业保险确实能够起到对损失补偿的托底作用。”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引领保险机构持续赋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在覆盖领域、保障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保险机构通过承保与农民种植、养殖密切相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用保险力量真正实现防灾减损和农民增收,仅在去年通过农业保险赔付,就使超过10万农户受益。与此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不断扩展,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的“响亮一枪”!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链会不断延伸,而且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涉农产业的保险需求与日俱增,激励着保险从业者从农业产业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研发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保险新产品、好产品,有力、有效助农抵御从种植养殖、初加工到深加工等环节,可能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苏子兴表示。

今后,在全市基本形成以成本保障型产品为主,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指数保险等各类创新型产品共同发展的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体系的基础上,将加大“一县一品”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协同政府应急响应和灾害救援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本质属性,协调好政府、保险机构、种植户和养殖户的关系。

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推进精准投保与理赔,在承保时加强风险评估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理赔时完善理赔制度与流程,明确理赔标准和程序,加强与种植户、养殖户的沟通协调,确保理赔工作规范化,做到应赔尽赔,力争通过每一次赔付,提升种植户、养殖户的保险意识。

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针对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我市加快网络化建设,重视信息化普及,尤其是强化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准确性,切实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科技含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