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人到晚年,每個人必須都要考慮養老問題,而隨着社會的發展,養兒防老早已不是那麼的可靠,不被啃老就不錯了。

那晚年究竟怎樣做才能夠幸福呢?一位七旬老人坦言:老伴離開前讓我牢記一句話,我照做了,所以我得晚年很幸福?

這句話究竟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0270歲的姚阿姨

年輕的時候,我特別的想要生兒子,在那個時候的人看來,每家必須有個兒子纔行。沒有兒子就沒有保障,晚年也會無依無靠。

養老防老是烙刻在每個人心裏的認知,很多人寧願超生罰款也必須要生個兒子,沒兒子就覺得沒底氣,沒臉面,被人瞧不起。

當時,我自認爲很幸運,第二胎就是個兒子,我覺得我的老年終於能有依靠了。

可隨着時光的流逝,兒女大了,成家了,我和老伴才突然發現,原來我的晚年能依靠的並非兒子。

兒子他們小兩口的行爲,不僅沒有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反而傷透了心。各種事情累積在一起,讓我再也無法相信養兒能防老。

我最終選擇了離兒子遠遠地,各過各的,彼此不打擾。而幸福生活,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從跟兒子鬧僵到如今已經三年了,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親母子咋就鬧成這樣,真是太讓人無法理解了。

一開始我有挺傷心的,想不通我們母子怎麼就成了現在這樣,可是經過三年的時間過度,我反而覺得還不錯。

以前這兒子可以說是我和老伴捧在手心裏的寶,我們特別的疼愛他們,我還常常跟老伴說:“我們有兒子,以後他會孝順我們,爲我們養老送終。”

那時候,老伴就不是很認同,他說:“養老還得靠自己。”,我聽了挺不以爲然的,跟老伴爭論:“那是我們兒子,我們有兒子。”

老伴卻說:“等以後他大了,成家了,他最近的人就不是父母了,靠不靠的住還是兩回事。”

當時,我還爲這事跟老伴吵過架,我不認同老伴的觀點,覺得他想的太悲觀。可經事後,我才突然發現,老伴不是悲觀,他只是通透。

不認同老伴想法的我,特別的寵愛兒子,這畢竟是我後半生的依靠,只要是兒子想要的,我都滿足,我還讓女兒也讓讓兒子,在兩個孩子之間我也是偏愛兒子多一些。

老伴卻跟我相反,他對待兩個孩子一視同仁,只給他認爲是必須的,從來不曾過分溺愛兒子。

爲此,我們還吵過很多次架,我怪他不愛兒子,把錢看的比日子重要,要給兒子買點喫的玩的,他都不願意寵着。

可老伴卻說:“我們得多存些錢,爲自己得未來做準備,兒子我也疼愛,可是我不能溺愛他,那不是對他好。

錢不是這樣花得,要花在關鍵的地方,他以後娶媳婦不得蓋房子給彩禮,不多存點錢到時候怎麼辦?”

老伴的話讓我無言以對,他說的都是現實的問題,所以我只能由着老伴來,不干涉他的決定。

事實證明老伴是對的,在他的精打細算下我們沒幾年就換了新房子,後來還搬到了市裏居住。

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們給兒子也在市裏準備了一套三居室,讓兒子有了一個固定的窩。

因爲給兒子房子這事,我和老伴也有個爭執,老伴不想給兒子買在同小區,可我不想離兒子遠,堅持要買在同小區。

對於老伴說的什麼遠香近臭,還是要有段距離等等話語,我是不接受的,我和老伴就這麼一個兒子,巴不得離得近點,幹嘛要離得那麼遠呢。

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們花了一大筆錢,在房子上老伴想要讓兒子自己承擔一部分,我沒同意,我認爲我們有,就要給兒子辦到,而不是去讓兒子爲難。

我得心一直都是偏向兒子的,只想把最好的給兒子,這也導致老伴後面漸漸地不肯告訴我家裏有多少錢。

在老伴看來,我對兒子太過於看重,反忽略了我們自己的生活,也從來不爲我們自己的未來考慮,這樣非常的不好。

那時候的我不明白,老伴爲什麼這麼在乎我對兒子太好,甚至有種防着兒子的感覺,直到後來,經歷過事情後,我才明白,老伴是對待,而我錯了。

兒子結婚後,他們有了小家庭,我跟很多老人一樣,特別希望能抱到孫子,可是兒子他們不當一回事,沒辦法我總是催促他們。

因此,兒子和兒媳婦都很不高興,認爲我管的太寬,生活是他們的,我總去插手算啥。

老伴也勸我,不要操心這些事情,兒孫自有兒孫福,當父母的要學會退出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自己去經營,我們過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後來老伴因疾病走了,臨走的時候,拉着我的手,囑咐我要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家裏的銀行卡和密碼都在哪裏,不要告訴兒子他們家裏有多少錢,更不能把錢給他們,那是你的底氣,你都養老錢。

我當時特別的傷心,不願意違背老伴的話,哭着點頭答應了。心裏特別的難受,我讓老伴操心了,都這樣了還惦記着我。

只是我沒想到的是,老伴再一次看準了,他剛走沒一個月呢,兒子和兒媳婦就總是藉口問我家裏有多少錢,在我面前哭訴自己日子過得苦。

可我一直記着老伴的話,不想讓老伴失望,我告訴他們:”家裏沒錢了,當前你上學,後來給你買房,結婚,家裏的錢都花的差不多了。

這些年,我和你爸,基本都是一邊掙錢一邊餬口,爲了不讓你有壓力,可是從來沒告訴過你們。“

兒子又追問:“那總不能一分也沒有吧,多少總有個數吧。”

兒媳也在一邊敲邊鼓:“就是啊,媽,我們可是最親的人,你沒必要藏着掖着,我們也是想心裏有個數,看看未來怎麼照顧你養老。”

我聽了這話,有些心動,可想想老伴的囑咐,還是回道:“我現在也就靠着養老金生活,家裏真的沒有啥錢了。”

他們見我堅持這樣說,生氣的轉身就走了,本來他們說讓我這段時間去他們家住的。

走吧走吧,不然我真怕自己忍不住告訴他們了。老伴走的時候留下了30多萬,這要是讓兒子他們知道了,他們是不是就得要走了。

兒子從離開家裏後,就沒有再上過門,也沒有打過電話。我們有小半年沒聯繫,後來還是兒媳婦懷孕了需要人照顧,他們纔給我打電話。

開頭第一句,就是讓我去照顧兒媳婦,她岳母忙,沒空。這我也不介意,畢竟這是我得親孫子。

讓我難受的是,所謂的照顧兒媳婦,只不過是他們變相的從我手摳錢。從我照顧兒媳婦開始,他們就沒有給過生活費。

我成了兒子家的保姆,伺候他們小兩口,洗衣做飯,做家務。一個不如意,還得被兒媳婦嫌棄,兒子埋怨。

我每個月3000的退休金,都補貼給了他們,他們還不滿足。還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想要他們養老,不付出怎麼行呢!

有時候真的沒錢花了,我讓兒子補貼點,他卻說:“我也沒錢,我爸不是給你留錢了嘛,你拿出來花呀,以後都是我給你養老,你留着幹嘛。”

可是,看他們不知感恩的樣子,我敢相信他們的話嗎?不知怎得,我突然想起多年前老伴的話,養老還得靠自己,兒子長大了還不知道啥樣呢。老了有錢纔有底氣,心裏纔不慌。

也是這個時候,我下定了決心,等兒媳婦出月子後,我就離開他們的家。

而這段時間,他們給錢就給他們生活弄好點,不給錢那就不做了,我的退休金能讓我們過成啥樣那就是啥樣。

生活沒了原來的滋潤,兒媳婦開始對着兒子,當着我的面大發雷霆,說是我沒把她當一家人,連懷孕了都不願意好好照顧,還罵兒子沒用。

對於這話,我就當作沒聽到,不跟她計較,可她不罷休啊,開始在別的事上找茬,一會我組的飯不好喫,一會我家務沒做好,總之我沒一個地方做得好的。

而我寄以厚望的兒子,卻勸我多讓讓她,他娶個媳婦不容易,兒媳婦生孩子也辛苦。

當時我就特別想問兒子,你考慮了你自己和你媳婦,你把我這個媽放在了哪裏?我難道就沒有付出,就不辛苦嗎?

可最終我也沒有問出口,我知道兒子的心偏了,他的心裏我這個媽不重要。

吵吵鬧鬧的日子過了一年,我再也不願意兒子家待了,哪怕他們再多的理由,再說的好聽,我也不願意待了。

我沒有受虐的傾向,能有那麼強大的心理忍受着他們的不尊重,他們的胡來喚去,甚至是明着罵我。

該我做的我做了,我再也不想受氣了。在兒媳婦再次對我發泄不如意的時候,我也火了。

我告訴他們:“我雖然是你們的媽和婆婆,可該我做的我做了,我不求你們回報,但也不是你們的保姆,我受夠了,以後你們自己過吧,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自己養。”

兒媳婦衝我吼道:“行啊,你走,走了你以後有事就別找我們,想走現在就走,沒人攔着你。”

兒子也怪我:“你在我們家養老,天天也不忙,幫忙減輕些負擔不是應該的嗎?咋就這麼多事?”

合着,我補貼進了退休金,辛辛苦苦幫他們照顧孩子,給他們做飯做家務,是他們在給我養老?

這樣的養老我可要不起,啥話也沒說,我收拾東西就離開了兒子的家。心真的很悲涼,回到家我再也忍不住大哭出聲。

原來,只有老伴是把我放在心裏的,兒子是靠不住的。

不想再被兒子傷心,我選擇了回鄉下老家生活,把城裏的房子租了出去。每個月能收到3000的租金,加上退休金和老伴留下的存款,我能過得很好。

弄塊小菜園種種菜,在家門前種種花草,養養雞,想上街了找個人送到街上去,沒事的時候跟鄰居嘮嘮嗑,日子過得很幸福自在,這樣的生活纔是養老。

至於兒子他們,愛咋樣咋樣吧,生活是他們的,我先管我我自己得了。

03寫在最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哪怕是親密與父母和孩子,也是需要經營的。當一方把另一方的付出當作理想應當,不知感恩的時候,這緣分也就慢慢的淡了。

與不孝順的兒女告別,離他們遠遠地,過自己的日子,想要幸福的生活更多的還是需要靠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