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截至4月初,新疆龍騰海泰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騰海泰)已停產兩個多月,期間約130名員工停薪留職。對龍騰海泰而言,此前按下“暫停鍵”是個無奈的選擇。2024年1月,龍騰海泰接到供電公司通知,其原本享受的低電價不再繼續。而按照新的電價覈算,龍騰海泰稱將使“公司產品成本急增,產品價格倒掛,嚴重虧損”。

包括龍騰海泰在內,接到同樣電價事宜通知的還有不少企業。這些企業的共同點是:生產經營過程中能耗較高,並均因歷史政策享受低電價。這次電價調整無疑是打在了這些企業的“七寸”上。除龍騰海泰外,伊犁金騰硅業有限公司目前也因用電成本過高而處於停工狀態,新疆睿石硅業有限公司則“硬着頭皮”開工,但經營虧損已在預料之內。

前述供電公司——國網伊犁伊河供電有限責任公司伊寧縣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伊寧縣供電公司)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嚴格執行國家第三監管週期電價規定,在執行方面公司肯定沒有問題。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也向記者表示,上述企業所處工業園區以前確實有低電價的政策,但現在國家提出了新的(政策通知),電力公司作爲企業只能執行國家電價政策。

4月至今,爲了消耗積壓的原材料、穩定公司團隊,龍騰海泰選擇復工,但公司仍陷於生產與否都虧損的兩難境地。

當地執行輸配電價新規

伊寧縣隸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縣城駐吉里於孜鎮,西北距霍爾果斯口岸90公里。這座縣城不乏高山草原,資源豐富,但地理位置不能不說偏遠。

2019年,龍騰海泰通過伊寧縣政府盤活“殭屍企業”項目收購一家破產企業的資產,併入駐當地伊東工業園區。龍騰海泰副總經理張慧玲向記者表示,當時吸引公司到這裏投資建廠的主要原因就是低電價。“要不然我們不可能跑到那麼偏僻的地方”。

伊犁河從天山而來,爲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帶來豐富的水能資源,也帶來了廉價的水利電力。

根據龍騰海泰提供的《高壓供用電合同》,國網伊犁伊河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向龍騰海泰水利電源(特克斯山口水電廠、恰普其海水電廠、雅瑪渡水電廠)售電電價爲0.29701元/度。若出現非水利電源,按月度電量計算,其非水利電源購電量按0.375元/度執行。

水利電源與非水利電源每度電的價格差了近8分錢。對龍騰海泰這樣的冶煉企業來說,每一分電價都意味着近百元的噸成本。

從伊東工業園的官網介紹來看,伊寧縣將低電價作爲園區招商引資的優勢之一。

伊寧縣政府官網於2022年8月刊載的《伊寧縣伊東工業園規劃發展現狀及前景》介紹,2015年5月自治區(新改辦發[2015] 9號)文件確定將伊東工業園A區作爲全疆低電價試點(目前每度電0.297元),促進了園區低電價的形成和發展,推動了伊寧縣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伊東工業園A區爲何能成爲全疆低電價試點?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官網,2015年4月,自治區召開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做好當前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提出:“要落實低電價政策,推動降低鐵路運價,認真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難關。”

工業園區低電價試點由此在這樣的氛圍下展開。

直至2023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第三監管週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爲進一步深化輸配電價改革,更好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推動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各地自2023年6月1日起執行輸配電價新規,“現行政策相關規定與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規定爲準”。

龍騰海泰停工兩個多月

龍騰海泰對輸配電價新規最切身的體會就是電價要漲了。張慧玲回憶道,2023年6月中旬,公司第一次接到電價上漲通知,之後縣領導、州領導一直在跟自治區發改委和電力公司協商,當地領導最後親自到園區跟相關企業表態,說“電的問題解決了,大家可以大膽地、放心地投資發展”。

不過,2024年1月初,一張來自國網伊寧縣供電公司的電價調整通知再度交到了龍騰海泰手中,通知稱,仍要執行第三監管週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政策。

包括龍騰海泰在內,接連4家伊東工業園內的企業向記者表述了類似遭遇。龍騰海泰方面介紹,除了公司所在的伊東工業園A區,位於鞏留縣的鞏留工業園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兩大園區共有47家享受低電價的企業受到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在記者的採訪中,這一數據未得到當地政府和電力公司的確認。

2024年1月以來,龍騰海泰多次就電價上漲向電力公司表示反對,但無果。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宣傳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伊東工業園A區和鞏留工業園這兩個工業園區以前確實有低電價的政策,但現在國家提出了新的(政策通知),電力公司作爲企業只能執行國家電價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國家發改委、電監會(2013年改爲國家能源局)、能源局曾聯合下發《關於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提出爲了抑制高耗能企業盲目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決定取消對高耗能企業的優惠電價措施。

對龍騰海泰等公司而言,這一輪電價調整直接關係到企業“生死”。

龍騰海泰主要生產碳化硅。張慧玲介紹,用電成本佔到公司營業成本的35%左右,公司稱得上“用電大戶”。原先公司用電以水利電源爲主,再加上小部分非水利電源,全年平均用電價格爲0.31元/度,而2024年1月份調價後的電價達到0.44元/度,相比之前上漲了42%,“對我們用電(多)的這種企業來說,是根本承受不了的”。

自1月份電價調整以來,龍騰海泰停工了兩個多月。龍騰海泰曾向電力公司發函表示,若簽署漲價後的新供電協議,“公司即便恢復生產,在成本至少提高15%的前提下,每分每秒的繼續生產供應都是虧損,公司必然倒閉”。

龍騰海泰共有員工130餘人,停產之後,這些員工的工資發放也成了一個問題。“這兩個月確實也是非常困難,給員工也只能承諾發個生活費。”張慧玲說。

企業與供電方僵持數月

新疆加州硅業有限公司同樣面臨成本倒掛的處境,生產就意味着賠錢。該公司辦公室主任黨芳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在電價沒漲之前壓了將近10000噸石英石原材料,打算把這些原材料“燒完”以後也停工。“像我們都不能招聘,有一個崗位招聘,很多很多(人)都(想)來,但是我們現在也馬上要停了。”

加州硅業入駐園區的時間比龍騰海泰更早,黨芳君說,公司2008年入駐園區,當時園區什麼都沒有,但當地招商引資的時候說可以享受低電價。“前期也說過電價要漲這個事情,但是後來我們和政府談了一下,企業也說明自己的情況以後,從2023年6月份開始這個事兒就放在一邊了,還是照原電價執行。”黨芳君說,從2024年1月份開始,不管生產與否都要執行新電價。

伊犁金騰硅業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周小偉也告訴記者,公司停產之前約有140名員工,現在就留了4個保安看場,其他全部放假,相當於停薪留職,只給最低的生活補貼。

企業面臨停產,員工面臨停薪,這場園區企業與電力公司的“拉扯”已延續數月。

伊寧縣發改委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給自治區政府打了報告,也向伊東工業園進行了反饋,仍是按照現在新調整的電價標準執行。該人士還表示,政府對於企業的困難不是不知道。不過,對於電價調整事宜,該人士多次強調“只能執行”。

周小偉說,縣政府也在積極解決這些問題,曾提出在園區新建一所220千伏變電站,進而把電價降下來,不過建設成本需要幾家硅企分攤。變電站的建設成本可能在七八千萬元,幾家硅企不願意,後來又說由園區來投資,但要求企業必須承諾先復工復產。“我們現在也承諾不了,因爲今年這個220(千伏)變電站不一定能建好,要等到明年了,所以今年還是開不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