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男子用鐵錘敲打黃家駒墓碑。 視頻截圖


Beyond是成立於1983年的香港搖滾樂隊,由黃家強、黃家駒、葉世榮、黃貫中(從左到右)組成。

5月19日,香港Beyond樂隊已故主唱黃家駒墓碑遭到塗污破壞,引發關注。據港媒報道,香港警方拘捕兩名分別爲15歲和23歲的男子,兩人涉嫌刑事毀損被捕。南都記者注意到,此前黃家駒墳墓曾多次遭破壞,其胞弟黃家強曾報警處理,還有樂迷發聲譴責肇事者。

行爲無底線網紅破壞黃家駒墳墓 曾多次擾亂公共秩序

黃家駒的墓碑位於觀塘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據港媒報道,5月19日上午,兩名男子到黃家駒墓碑前拍攝,對黃家駒墳墓進行破壞,相關視頻及照片在網上流傳,引起網友和樂迷的憤怒。現場畫面顯示,一光頭男子自稱“社會破壞者”,向黃家駒的墓碑潑淋汽水後上前用嘴舔,腳踩祭品,塗鴉墓碑,甚至用鐵錘敲打墓碑,並爆粗口辱罵黃家駒。

香港警方表示,19日11時許,警方接獲墳場工作人員報案,稱有墳墓遭鐵錘砸及塗鴉,警方調查後拘捕兩名分別爲15歲、23歲的男子。有網友扒出,視頻中的男子是以言論、行爲無底線而出名的網紅“光頭Bob”。他曾多次做出越軌行爲,甚至擾亂公共秩序,如:曾持續騷擾一家香港餐廳;對藝人炎明熹的廣告立牌做下流動作;直播用鞋當水杯喝海水等。

此次並非首次遭破壞 引發歌迷憤怒聲討

事情發生後,該男子的行爲引起憤怒和聲討。香港媒體到黃家駒墓碑前進行採訪,一位從四川專程來香港紀念黃家駒的歌迷目睹此情此景崩潰痛哭:“我是專門從四川過來看他的。這是我第一次來看黃家駒,心心念唸的,喜歡他很多年,結果就這樣了。”黃家強的助理劉先生說:“黃家駒一路以來,帶給我們的是和平與愛,他的墓碑遭到這樣的破壞,令人憤怒。”

5月19日,Beyond樂隊鼓手葉世榮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今天發生在家駒墳墓的事情實在可惡,這2個人已經被逮捕,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黃貫中轉發葉世榮的微博並評論,“當做壞事的理由是爲了引起關注,這個世界不冷嗎”。

前TVB藝人馬浚偉也在受訪時表示,這種行爲只是爲了求流量、求關注,亂來一通只望博取話題、博取討論。“本人在此表示強烈譴責相關行爲之餘,強烈要求政府及警方以最嚴正及嚴厲程度處理此等罪行,以息民憤!”

南都記者注意到,此次並非黃家駒墳墓首次遭破壞。2019年,有樂迷在網上發帖稱,黃家駒的墓碑被人惡意破壞。隨後,其胞弟黃家強稱,自己到墓前查看,發現遺照上的小裂痕變大,墓碑被塗污,將清理墓碑和報警處理。2018年,有樂迷在社交平臺上傳了一組黃家駒墓碑被塗鴉的照片,並強烈譴責肇事者的行爲。

黃家駒與他的700多首歌

“光輝歲月”中離不開愛與和平

Beyond是成立於1983年的香港搖滾樂隊,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組成。

1993年6月24日,Beyond在東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時,黃家駒不慎從舞臺上跌落重傷,昏迷不醒;6月30日,黃家駒去世,終年31歲。失去了樂隊主心骨後,Beyond於2005年宣告解散。

《光輝歲月》

共留下700多首作品 公開發表的僅百餘首

黃家駒的弟弟、同爲Beyond樂隊成員的黃家強曾在採訪時透露,哥哥一共留下了700多首作品,已公開發表的只有100多首,其他都以DEMO母帶的形式保存了下來。

據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統計,黃家駒大部分已發表的作品都是爲Beyond樂隊創作,包括《海闊天空》《真的愛你》和《光輝歲月》等在今天仍廣泛傳唱的歌曲。另一方面,他也會爲其他歌手寫歌,如替王菲的《可否抱緊我》《重燃》作曲,給譚詠麟寫了《忘情都市》和《千金一刻》,爲鄭伊健的《刀光劍影》和《厭倦》等作品譜曲。

《大地》

作品題材涉獵廣泛 多數呼喚和平、關注家國命運

據公開報道梳理,黃家駒的作品題材涉獵廣泛,除了十幾首情歌外,大致可分爲勵志、Beyond式怨曲、和平與愛、家國情思四類。他的創作從來都不侷限於情歌,很多歌曲都是呼喚和平、關注家國命運、譴責戰爭與不公平的世界。

其中,勵志類歌曲包括《海闊天空》《不再猶豫》等,前者收錄在專輯《樂與怒》中,是在Beyond樂隊遠走日本,發展一度陷入低潮時由黃家駒所創作,歌詞感染了無數歌迷,激勵着他們對理想的堅持;後者則展現了在人生道路上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打不死的鬥志。

《光輝歲月》《AMANI》《真的愛你》等作品展現了黃家駒的大愛。1990年,從巴布亞新幾內亞歸來的黃家駒,從報紙上讀到了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新聞,並由此產生了內心共鳴,於是便創作了《光輝歲月》這首歌。作品除了歌頌曼德拉的高尚情操外,也表達了家駒對種族歧視的厭恨。

另一方面,黃家駒的不少作品也抒發了家國情懷,其代表作就是《大地》。這首由黃家駒作曲、劉卓輝填詞、黃貫中演唱的歌曲,以清新的曲調和悲愴的歌詞,通過重現父子見面時淚眼相對、沉默無言的畫面,折射出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愛國情懷。

《AMANI》

曾兩次遠赴非洲 成立Beyond第三世界基金

黃家駒的音樂離不開愛與和平,也爲Beyond刻下了慈善的基因。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他在30多年前的兩次慈善之旅。

1990年8月3日至6日,黃家駒作爲Beyond樂隊的代表,隨香港的慈善團體遠赴巴布亞新幾內亞,並目睹了當地人民因爲戰爭和災荒而遭受的苦難生活。回來後,寫下了《可知道》這首歌,鼓勵當地人民戰勝厄困。此外,這次探訪也直接促成了“Beyond第三世界基金”成立。

1991年2月,黃家駒帶領Beyond樂隊,遠赴非洲的肯尼亞作親善探訪。僅用了10分鐘就寫好了副歌部分,並在回香港後完成了這首蘊涵着世界大同思想的作品《AMANI》。

黃家駒逝世後,Beyond的慈善基因仍得以續存。除了多次舉辦、參與慈善演唱會,1999年底,在家駒去世6年後,Beyond三子捐出其生前曾用過的一個電吉他,作慈善拍賣用途。拍賣收入透過慈善團體,全數捐贈給臺灣受“9.21地震”影響的山區人民。2005年,即將解散的Beyond樂隊,以“Beyond第三世界慈善基金”的名義捐助了陝西一家希望小學,並命名爲“搖滾小學”。此外,黃家強也曾以黃家駒的名義在雲南省昭通市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這30年來,Beyond三子一直熱心公益,把黃家駒的愛心精神延續下去。

採寫:南都記者 張倩寒 翁安琪 陳澤然

圖片來源網絡

數據來源:Beyond樂隊相關作品、QQ音樂等相關平臺、南方人物週刊等媒體公開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