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鎔 記者 宋薇萍

5月20日,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皖南分中心(實體化基地)、中小投資者保護教育基地在黃山市徽州區同步掛牌。同時,徽州綠色金融創新館正式開館。此舉標誌着黃山將深度整合各方資源,掀起全面對接資本市場發展“快車道”的新熱潮。

安徽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連剛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安徽科創企業規模日益壯大,基地皖南分中心的成立,可以更好賦能科技型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爲資本市場發展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揭牌儀式上,黃山市副市長戴煒致辭時表示,目前,安徽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黃山市圍繞六大高端服務業,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黃山將着力發揮好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皖南分中心的作用,吸引更多資本圈的朋友宣傳黃山、走進黃山、加持黃山;發揮好中小投資者保護教育基地宣傳作用,共同構建資本市場良好生態;深挖徽州綠色金融模式,以產品思維“滴灌”鄉村產業,讓古老的徽州大地藉助資本和創新力量煥彩重生。

據悉,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深入實施“迎客松行動”計劃,加快“基金叢林”建設,多渠道開展直接融資,以更高標準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其中,黃山依託當地優勢,持續探索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融合發展,創新推出“村落徽州”綠色金融模式,落地全國首單VEP(指某一特定地域內生態產品的市場價值)綠色金融項目貸款。同時,黃山還試點建設基金村落,組建百億元規模新興產業基金,建立完善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體系。

例如,在黃山屯溪區,圍繞“鄉村+基金”主題打造的紮根於黎陽鎮鳳霞村的“基金小村”,將通過基金賦能,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匯聚,豐富產業形態,促進鄉村產業的協同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建成後將實現“募、投、管、退”全流程閉環式,通過多方聯動,政策支持,推動形成產業、文化、旅遊、鄉村“四位一體”的“鄉村+基金+文創”產業生態圈,以助力鄉村振興。

在徽州區推進的大靈山旅遊度假區項目中,目前已籌措“村落徽州”項目資金4.95億元,專項債資金4.94億元,村集體評估確權各類資產302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3.3億元,爲度假區創建提供了保障。

接下來,黃山將充分依託發揮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皖南分中心基地鏈接撬動作用,集聚更多產業資源和金融資源,服務更多優勢企業和產業。

記者獲悉,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於2018年11月由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起設立。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基地圍繞着打通金融和科創兩大要素,立足上海、服務長三角,成爲長三角金融服務一體化的典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