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覃祕 孫小程

年審機構與上市公司之間的矛盾,又一次被擺在了檯面上。

近日,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亞太所”)對巴安水務(現“*ST 巴安”)2023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因此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更名爲*ST巴安。

對亞太所給出的審計意見,*ST巴安明確表示不認可。公司在公告中直接提出:“年審會計師在相關事項上的判斷存在顯著不足。”“我們對會計師就這些事項所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表示質疑,認爲其缺乏充分的事實依據。”“管理層對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提出的‘無法表示意見’表示反對。”

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爲何交惡,甚至不惜將矛盾公開?上海證券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試圖還原其中的經過。此次風波後續將如何演繹,本報也將持續關注。

“無法表示意見”涉及哪些內容?

公告顯示,亞太所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五項。

一是與持續經營能力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亞太所表示,審計團隊無法獲取與持續經營能力相關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巴安在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是否恰當。

二是訴訟及預計負債的影響。亞太所表示,雖然實施了檢查企業信用報告、管理層訪談、檢查訴訟材料、網絡查詢等審計程序,但審計團隊仍無法判斷巴安就上述事項是否需要計提預計負債或計提的金額,也無法判斷是否存在其他未充分披露訴訟事項及其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

三是資產減值準備的充分性、準確性。亞太所表示,對相關資產減值情況,審計團隊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四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可轉回性。亞太所表示,無法判斷巴安未來是否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轉回,無法就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五是境外子公司的收入問題。亞太所提出,兩家境外子公司構成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團隊未能與組成部分境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充分必要的溝通,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對上述業務的公允性發表意見。

公司提出溝通不暢影響判斷

對於亞太所給出的審計報告,*ST巴安明確表示“不認可”。

此次年審是*ST巴安與亞太所的首次合作。*ST巴安董祕陶美玲認爲,雙方之間的溝通存在明顯障礙,主要體現在主觀臆測和消極的工作態度上。

陶美玲介紹,爲了改善溝通不暢的情況,公司財務部及管理層多次邀請會計師到現場進行面對面交流,甚至提出在某些方面採用替代程序等靈活策略。然而,自2月24日後,會計師團隊僅派出了兩人,在現場時間最長的一位在3月8日中午後便離開了。自此之後,會計師事務所便再無人前來。此外,公司主動派人前往事務所進行溝通時也不順利,公司總經理到南昌面談時,對方也表現出了明顯不情願且迴避的態度。

雙方對一些事項的判斷,存在明顯的分歧。

“有些事我們也覺得匪夷所思。就拿位於奧地利的子公司來說,這家子公司的賬是由當地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報由德勤公司做了主要財務數據調整後出具的,且亞太所簽字註冊會計師羅建平自己帶了夥伴前往奧地利公司進行過訪談,當地財務也應其要求提供了所有財務資料,最終卻還是不認可。”陶美玲和*ST巴安另一位高管指出。

對於*ST巴安方面提出的質疑,羅建平未予以正面回應。記者通過電話和短信三次聯繫羅建平,他表示:“一切是按照會計準則執行的,以公告爲準。”

“這種不順暢的溝通方式,不僅影響了我們雙方的合作關係,也讓我們對審計工作的公正性和獨立性產生了質疑。我們期待會計師事務所能夠積極回應我們的訴求,共同維護審計工作的公正、獨立和高效。”陶美玲說。

*ST巴安稱經營形勢已有好轉

5月17日,*ST巴安發佈了《告全體巴安股民書》(簡稱“告股民書”),稱2023年公司經營、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2024年,公司的管理、銷售、研發團隊均積極地投身工作中。

這是公司的又一次危機管理行動。此前,面對二級市場的股價下跌以及投資者的質疑,*ST巴安董事長張華根宣佈擬增持500萬元至1000萬元。

在亞太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年報審計意見後,*ST巴安的股價一度大幅下跌。

告股民書稱:“公司管理層堅信,經過2023年全體員工的辛勤努力,本年度的各項經濟指標已遠超2022年水平。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減虧72%,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提高2353%。至2023年年底,公司成功解決了約5.4億元的債務問題。”

告股民書提出:“2023年是公司取得重大逆轉的一年。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困難還不少,要讓巴安這艘大船駛出暗礁險灘,我們還要加倍努力。”

對於持續經營能力的疑問,*ST巴安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相信謠言,也歡迎大家來公司總部看看,眼見爲實,公司晚上加班加點,燈火輝煌,忙於項目設計和投標的場景。同時也歡迎大家到我們的嘉興工廠去看看。如果有必要,公司將成立一個接待小組,向大家提供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