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的72米高空作業機械在北京進行外牆施工作業

◎記者 夏子航

“今年以來,作爲中高端產品,我們的臂式高空作業機械呈現明顯供不應求的態勢,產量由之前的45臺/天提升到現在的60臺/天,仍然滿足不了全部市場需求。”湖南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總經理任會禮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這一火熱的態勢來自旺盛的海外需求、飽滿的歐美訂單。“目前,中聯重科智能高機大部分臂式產品銷往海外,其中歐美市場佔到約七成。”任會禮介紹稱。

高空作業機械是爲了滿足高處作業需求而生的新型工程機械設備,可廣泛應用於廠房建設、建築裝修、樓宇清潔、倉儲物流、園林養護、航空航天等領域。一方面,其對房地產與基建依賴性較低,週期性特徵相對較弱;另一方面,社會經濟越發達,其產業發展越成熟。

近些年來,我國工程機械龍頭紛紛大力發展、競相突破高空作業機械等新興產業。“如今,高空作業機械已經成爲我國工程機械產業中率先在歐美市場站穩腳跟的品類。”一位工程機械行業人士表示。

歐美市場訂單“火”了

5月中旬,記者來到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高空作業機械園區,中聯重科智能高機嶄新的智能工廠即坐落於此。一走進明亮、整潔而又現代化的車間便可看到,各式智能機器人“工友”正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整個工廠規劃了33條智能生產線、2個黑燈無人作業區、202臺自動物流AGV設備、153臺工業機器人。依靠‘人機協同’作業,工廠生產質量和資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營銷中心市場部經理劉明介紹稱。

在發貨區,身披“極光綠”色彩的各式高空作業機械整齊地排列着,除曲臂式、直臂式、剪叉式產品之外,還有着叉裝車、智能高空作業機器人等創新產品。

“這些臂式產品即將發往歐洲,中高端產品在歐美市場尤其受到歡迎。”劉明指着一排臂式高空作業機械說。

在5月初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中聯重科表示,一季度高空作業機械銷售收入實現同比較快增長,同時產能重點向海外業務傾斜,保障海外業務的銷售。

“進入2024年後,中聯重科智能高機進一步打開了歐美市場,訂單明顯更火了,生產更忙了。”任會禮認爲,有兩大“法寶”造就了這一變化:一是綠色化與智能化優勢;二是創新研發的超高米段產品。

目前,中聯重科智能高機電動化滲透率超過90%。同時,公司曾於2023年刷新全球高空作業機械作業高度紀錄,成功研發出72米直臂式高空作業機械。

“正因爲其相對簡單的作業工況,高空作業機械更易於電動化,下游客戶對電動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與國際巨頭相比,我國企業電動化優勢更大,電動化產品更成熟;同時,由於我們創新研發了超高米段產品,海外客戶逐步接受並認可了各米段產品。”任會禮表示。

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正是依靠抓住高空作業機械行業的兩大轉型升級機遇——聚焦鋰電新能源、打造臂式高端產品,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才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任會禮認爲,“作爲裝備製造領域代表企業,要讓創新起主導作用,推進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

以前,高空作業機械普遍採用鉛酸電池,每個月得加註一次蒸餾水,且每個電池的加水孔有16個,下游客戶的維護工作可謂苦不堪言。

“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中聯重科智能高機就率先推出鋰電系列產品,推動了行業新能源產品的發展和技術升級。”任會禮表示。

2019年以前,我國高空作業機械廠商銷量最廣的產品主要爲剪叉系列產品,作業高度有限。曲臂、直臂等臂式產品更爲高端,銷售單價往往數倍於剪叉式產品,但技術含量更高、安全標準更高。

“立足於工程機械產業的技術積澱與研發優勢,中聯重科智能高機一開始就打造臂式產品佈局,完成了主流米段臂式產品的研發,隨着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突破,40米、50米、60米、70米等一系列超高米段臂式產品陸續下線,通過臂式高端產品打開了市場、打響了市場。”任會禮表示。

自2018年進入高空作業機械行業後,過去六年間,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業績增速堪稱驚人,目前已成爲全球第六大高空作業機械製造商。2020年至2023年,中聯重科智能高機營業收入分別約爲10億元、30億元、46億元和55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027萬元、2.4億元、5.8億元和7.5億元,境外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在2023年已經超過30%。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高空作業機械市場銷量超過17萬臺,保有量超過73萬臺,與2015年3.5萬臺的保有量相比,增長約20倍,成爲僅次於美國、歐洲的全球第三大市場,湧現出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浙江鼎力徐工機械、星邦智能等龍頭企業。

高空作業機械走向智能化

“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新一輪科技革命下,高空作業機械不能只作爲‘梯子’與‘平臺’,還要把幹活的人解放出來,進一步節省勞動力,讓高空作業機械真正發展成爲‘智能機器人’,這將推動行業更大的發展。”任會禮認爲。

在發貨區,記者看到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於2023年發佈的智能高空清洗作業車,該作業車在工作平臺處增加了一套清洗工具、廢水回收裝置,讓終端作業方式由原來人工清潔轉變爲機器清洗。

在智能高空清洗作業車的一旁,還停放着一臺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新近研發的室內高層幕牆安裝機器人SR-V800。“它將吊裝、吸附、轉運和安裝功能集於一身,可搭乘電梯進入樓內作業,帶來了室內高層幕牆安裝工法的一次變革。”劉明介紹稱。

目前,中聯重科智能高機正與南通中遠克萊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船舶修造領域自動化噴塗設備應用展開深度合作。

在船舶修造過程中,油漆噴塗是提高船舶使用壽命、保護船體鋼結構以及美化船體外觀的重要工序。近年來,隨着高空作業機械在船舶噴塗作業中的加速應用,施工安全性、便捷性、作業效率已得到顯著提升,但作業的最後一環——噴漆依然依靠人工。

據悉,此次簽約打造的高空噴塗機器人型號爲SR-P26,最大作業高度可達26米,最大工作幅度爲18.2米,噴塗效率最高可達15平方米/分鐘,可實現臂架智能控制,搭載曲面跟蹤噴塗作業、一鍵姿態調整、一鍵升降等功能,通過一鍵式的操作方式即可完成複雜的船舶表面噴塗作業,作業效率有望取得數倍提升。

“高空作業機械可以更安全、更簡單、更智能、更綠色,我們力爭將其打造成爲解放人工、節約勞動力的‘智能機器人’,並在一個個場景中推廣開來。”任會禮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