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寇佳麗

“平時刷短視頻總能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推薦,有點心動,但我日常活動的區域充電站或者充電樁太少,換車的念頭就暫時打消了。”5月19日,河北省滄州任丘市長豐鎮村民張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張女士道出了在農村地區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堵點之一。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高速增長。然而,整體上,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和滲透率均較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顯示,2023年3月份,純電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爲16%,插混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爲8%。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份,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4.2%。兩相比較,差距明顯。

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堵點在哪?《證券日報》記者對此展開摸排採訪。

充電難並非唯一問題

爲什麼會出現上述現象?充電難確實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以河北省轄縣級市任丘市爲例,該地下轄多個鄉鎮。記者調查時發現,這裏的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往往會被問到:“您住在市裏還是村裏?”

“任丘市裏的充電設施比較完備,消費者買車不需要擔心充電問題。不過,在鄉鎮和村裏,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並不多見,購車人買車時也要挑選合適的充電樁。”任丘市一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李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充電樁可從電商平臺購買,也可通過該公司購買,價格在1000元至3000元。充電樁到手後,安裝和通電也要再費一些工夫。

成本問題是另一個答案。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農村地區,很多消費者仍然喜歡購買低速載貨汽車用於日常使用,這對新能源汽車下鄉產生了一定影響。”據瞭解,低速載貨汽車的價格通常在4萬元至8萬元之間,低於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卻能同時滿足農村地區的出行、農用需求。

此外,維修服務缺位、里程焦慮、電池衰減快和殘值評估難帶來的二手車大幅貶值等問題,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下沉道路上的阻礙。“家中有兩輛汽車和幾輛卡車,如果我有換車需求,這些車輛在二手市場都能以相對不錯的價格出手。反觀新能源汽車,很少有人買二手車。”長豐鎮個體工商戶趙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自己爲什麼不選擇新能源汽車。

政策發力補短板

因此,進一步開拓農村地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由之路。多位受訪專家告訴記者,從宏觀發展看,新能源汽車在環保、節能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要求,有助於“雙碳”目標順利實現。從鄉村振興看,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能提升居民綠色安全出行水平,賦能美麗鄉村建設。從行業發展看,農村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潛力一旦充分釋放,必將助推車企繼續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強化相關產業鏈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政策端正持續發力。5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發佈通知,聯合組織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快補齊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

據悉,活動以“綠色、低碳、智能、安全——賦能新生活,樂享新出行”爲主題,時間爲5月份至12月份,將選取適宜農村市場、口碑較好、質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開展集中展覽展示、試乘試駕等活動,豐富消費體驗,提供多樣化選擇。

“這次活動將在縣鄉村三級農村地區廣泛開展,地方政府層面也會啓動補貼政策,推動包括充電樁在內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祕書長仝宗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2024年至2026年,將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中央財政對經三部門同意備案且完成任務目標的試點縣給予獎勵資金支持,每個試點縣示範期爲3年。示範期內,每年均達到最高目標的試點縣最多可獲得4500萬元。

仝宗旗認爲,中央財政支持和地方補貼,疊加地方上具備國資背景的城投、建投、交投等企業對本地相關基礎設施的佈局,一定能將農村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系統工程有序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之外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清除新能源汽車下鄉路上的障礙,先要看清過去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發展出來的兩個有利條件。

一是,隨着我國交通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推進,綠色低碳出行理念也逐漸在農村地區“生根發芽”。同時,縣鄉村三級區域的道路建設日益完善,爲“跑更多車”打下良好基礎。二是,縣域經濟蓬勃發展,農村電商大有可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正加快完善,明顯提升了農村居民的出行用車需求。

“路又寬又好,用車需求也在增多。以此爲基礎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不只是要多賣出一些車輛,更是要長遠規劃,設計、生產更適合農村生產生活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相應的維修服務和場所,會伴隨用戶的增多而出現、完善。”賈新光分析。

里程焦慮、電池衰減快和殘值評估難帶來的二手車大幅貶值等問題,是當前行業發展普遍面臨的難題,並非只出現在農村地區。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述問題要通過技術創新、產業進步來解決,目前業內各方已高度重視並開始着手解決。“但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名譽理事長蘇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多視角、多方面去看。“我國農村地區發展並不平衡。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農村市場的需求特色,以需求爲導向爲農村居民供應汽車產品與服務,才能把工作做好做紮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