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光與古琴“辯夢”

前日,北京音樂廳“國樂初心”系列迎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演出。本場演出,古琴、胡琴演奏家張旭光特別帶來了一把中國廣播藝術團藏琴——距今已千年的宋代名琴“辯夢”。現場觀衆有幸聆聽了這把千年古琴“穿越”而來的金石之音。

演出中,張旭光首先是以一首中國古琴名曲《平沙落雁》開場,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隨後,《漁樵問答》《梅花三弄》《酒狂》等聞名於古籍中的作品相繼展現,古琴與簫、豎琴、大提琴多種樂器合作呈現出不同的音樂色彩。

張旭光介紹,古琴“辯夢”雖然有着古董和文物的雙重屬性,但是它卻從未離開過舞臺。他透露,“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當年的配樂就是電影樂團,其中就有“辯夢”的美妙聲音。

千年前的古樂器流傳至今實屬不易,現代的古樂器保存也是一個異常艱難的工作。據張旭光介紹,中國廣播藝術團爲“辯夢”提供了非常舒適講究的“居住環境”,沒有演出的時候不僅睡在專門的保險櫃中,環境還要恆溫恆溼。登臺演出的搬運過程中也都小心翼翼。

張旭光介紹,作爲中國廣播藝術團鎮團之寶的“辯夢”前年剛做了一個修舊如舊的精心修復工作,當時特聘請張以秋、裴金寶、饒敦建、陸偉幾位斫琴師共同完成,並在音色調試過程中得到吳釗先生指導。加之平時在恆溫恆溼條件下的精心保存,使得這把“穿越”千年的古琴品相完美,音色清潤動人。

當日的“國樂初心民族室內樂系列”音樂會,還有中國胡琴家族中的四種胡琴——二胡、高胡、板胡、京胡帶來《二泉映月》《平湖秋月》《夜深沉》等名曲,它們或婉轉深邃,或熱烈磅礴,表現出胡琴不凡的音色魅力。文/本報記者田婉婷

攝影/羅維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