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

又一家上市公司擬投入大模型研發。

5月19日,拓爾思(300229.SZ)發佈公告,公司定增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批覆。據悉,公司本次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45億元(含本數),用於拓天行業大模型研發及AIGC應用產業化項目。

資料顯示,拓爾思成立於1993年2月,是中文全文檢索技術的始創者,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數據安全產品及服務提供商。

從業績來看,由於行業客戶投入減少以及期間費用增長導致拓爾思2023年營收淨利雙降,業績短期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6月底發佈拓天行業大模型以來,拓爾思逐步探索應用場景落地。截至2023年末,拓爾思在手訂單金額爲5.43億元。

定增獲批加碼大模型研發

日前,拓爾思發佈《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批覆的公告》。據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定增發行不超約2.39億股股份,募資總額不超約18.45億元,用於拓天行業大模型研發及AIGC應用產業化項目。

具體來看,公司18.45億元募資中有8.41億元將用於軟硬件購置,5.1億元將用於研發人員薪酬,2.57億元用於租賃費,1.98億元用於數據資源購買,分別佔到總募資額的45.57%、27.66%、13.95%和10.73%,剩餘3844萬元爲鋪底流動資金。

此次項目建設期爲3年。公告顯示,根據測算,本項目的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爲5.96年(含建設期3年),稅後投資內部收益率爲13.68%。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6月,拓爾思發佈“拓天大模型”,並率先面向媒體、金融、政務領域推出了行業大模型。去年下半年,公司還陸續推出了網絡輿情、公安、知識產權、法律、審計等行業大模型。據年報,其產品和服務已被國內8000多家企業級用戶廣泛使用,客戶包括平安集團、人民日報、南方電網等行業龍頭。

本次定增募資投建項目,主要也是面向政務、媒體和金融等領域,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礎上構建拓天行業大模型,並實現生成式AI(AIGC)的產業化應用。拓爾思表示,本次募投項目成果可與公司原有產品搭配使用,是對公司原有業務的有效協同與補充。

在大模型商業化的領域,業界目前普遍認同的方式爲“AIagent”模式。此次募投項目,拓爾思將主要採用該種模式。即本次募投項目產品將與公司現有的產品共同搭配使用,在提升公司現有產品的智能化程度、可應用場景的同時,也確保了大模型生成內容的準確性與可控性。

業績短期承壓在手訂單增長

資料顯示,拓爾思成立於1993年,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數據安全的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業務聚焦於數字政府、融媒體、金融科技、數字企業、公共安全五個板塊。

近年來,數字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市場對先進數字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大增,拓爾思也迎來發展黃金期。

2011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91億元增長至10.29億元,淨利潤也由0.73億元增長至2.46億元。但進入2023年,由於行業客戶投入減少以及期間費用增長,公司業績短期承壓,當期實現營業收入7.82億元,同比下滑13.84%;實現淨利潤3647萬元,同比下滑71.45%。

分行業看,2023年,拓爾思金融業務實現營收3.13億元,同比下降9.79%;公安及安全業務實現營收1.99億元,同比下降22.40%;政府及事業單位業務實現營收1.71億元,同比下降12.85%;磁媒體業務實現營收0.98億元,同比下降8.23%。

不過,由於子公司天行網安大幅減少了集成業務,2023年,拓爾思綜合毛利率爲68.37%,同比提升了4.66個百分點。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人工智能軟件產品及服務成爲拓爾思的業務亮點。該業務在2023年實現營收2.37億元,同比增長11.76%,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30.32%。據年報,儘管人工智能技術在不同領域的商業化階段不同,但在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市場需求旺盛。

過去一年,拓爾思拓天大模型聚焦優勢行業應用,融合公司多年在NLP領域的綜合研發實力及關鍵技術持續創新能力,利用自有的高質量數據進行預訓練,並且針對細分領域場景落地需求進行了系列選代創新。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拓爾思在手訂單金額爲5.43億元,較2022年末增加1448萬元。公司在金融等行業領域已簽署合同20餘個,合同金額累計約5000萬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7日,拓爾思還與華爲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基於此次合作,拓爾思與華爲將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方面的合作,穩步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