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汪靜

2024年以來,中國化學(601117.SH)攬單不斷。

近日,中國化學發佈公告稱,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公司合計簽訂合同金額1508.14億元。其中,4月,公司簽訂單筆合同額在5億元以上的重大合同11單,合計金額摺合人民幣169.19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化學的海外市場表現出色,1—4月份的境外合同金額爲312.57億元,上年同期爲67.92億元,增幅高達3.6倍。

目前,中國化學實施“兩商”戰略,營收淨利連續6年實現雙增。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2億元、淨利潤54.26億元,分別較2017年增長2.06倍、2.48倍。2024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繼續保持增勢。

前4月簽訂合同1508.14億

根據中國化學公告,今年1—4月,公司建築工程承包合同金額1441.22億元;勘察設計監理諮詢合同金額13.77億元;實業及新材料銷售合同金額27.79億元;現代服務業合同金額4.18億元;其他業務合同金額21.18億元,合計簽訂合同金額1508.14億元。

其中,4月份,公司簽訂單筆合同額在5億元以上的重大合同11單,合計金額摺合人民幣169.19億元。

就區域訂單來看,前4月,公司境內訂單金額爲1195.57億元,佔比較大;同時,境外訂單增速迅猛,金額爲312.57億元,上年同期爲67.92億元,增幅高達3.6倍。

回首2023年,中國化學也是大單不斷,境外訂單表現出色。

2023年,公司新籤合同額3267.51億元,同比增長10.05%。其中,境內新籤合同額2261.45億元,同比下降12.69%;境外新籤合同額1006.06億元,同比增長165.48%,佔新籤合同總額的30.79%。

目前,中國化學業務遍佈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40多個海外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完成合同額超過1000億美元。

2019年,公司曾公告稱與波羅的海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FEED+E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金額約爲不超過12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943億元)。

根據2023年年報,公司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是全球最大的乙烯一體化項目,同時也是目前全球石化領域單個合同額最大的項目;俄羅斯NFP 5400MTPD甲醇項目是全球單系列裝置最大的甲醇項目之一;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石化產業園,是一個綜合性化學品生產基地項目,共有9家子公司參與建設。

合同負債達358.6億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化學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建設的“國家隊”,在基礎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上具備領先優勢。公司在全球完成工程項目7萬多個,業務遍佈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全球油氣服務領域第一。

如今,中國化學制定並深入實施“兩商”戰略,即“加快打造工業工程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加快打造高端化學品和先進材料供應商”。

目前,公司己二腈項目在山東淄博順利投產,打破了國外對高端材料尼龍66關鍵原料的壟斷;納米氣凝膠關鍵技術在重慶長壽投產,廣泛運用於國防、建築、新能源電池等領域的節能降耗;雙氧水法環氧丙烷項目(HPPO)在福建泉州投產,極大地推動環氧丙烷行業轉型升級發展。

近年來,中國化學的業績穩步增長。

2017—2023年,中國化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85.7億元、814.5億元、1041億元、1100億元、1379億元、1584億元、179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15.57億元、19.32億元、30.61億元、36.59億元、46.33億元、54.15億元、54.26億元。在這期間,公司營收增幅達到2.06倍,淨利潤增幅達到2.48倍,營收及淨利已連續6年實現雙增。

截至2023年末,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349.7億元,同期,應收賬款週轉率由2022年4.85次提升至5.23次,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由74.3天降低至68.81天。

2024年一季度,中國化學業績繼續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51.7億元,同比增長5.54%;實現淨利潤12.16億元,同比增長9.5%。

截至2024年3月末,中國化學的合同負債高達358.6億元,在手訂單的增長以及鉅額的合同負債金額,對中國化學未來營收增長提供了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