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上饒日報

關愛母嬰 共築暖鏈

——市婦幼保健院開展母乳餵養日宣傳活動手記

本報記者 鍾芷涵 文/圖

5月20日是第34個“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傾聽母嬰,共築暖鏈”。從母親懷孕到孩子兩歲期間的1000天,是增強孩子免疫力、預防成年期疾病的關鍵窗口期。今天,讓我們走進上饒市婦幼保健院,一起了解愛嬰醫院如何助推寶寶健康成長。

“暖鏈行動”支持母乳餵養

爲了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呼籲全社會都關注和支持“母乳餵養”的觀念,幫助和推動媽媽們能夠正確地認識母乳餵養的重要性,5月15日,上饒市婦幼保健院在院區內開展了母乳餵養系列宣傳活動。

在婦產大樓二樓,醫護人員通過現場科普授課,免費發放各類健康宣教手冊,演示互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接收母乳流程等多種形式向孕產婦、哺乳期婦女及其家屬普及母乳餵養、孕產期營養保健、嬰幼兒營養與健康等相關知識。“母乳餵養不僅有利於寶寶的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還可以減少成年後慢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孕產婦早期更容易恢復。”護理部護士長周蕾介紹道,母乳是母愛傳遞的重要紐帶,此項服務的開展,不僅能緩解初爲人母的焦慮情緒、減少母親產後抑鬱、提高父母照護新生兒的信心,同時能增加母親泌乳,母乳餵養率逐步提高。

據悉,“暖鏈行動”是一項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的全球性行動,倡導以母親和嬰兒爲核心,遵循生命最初1000天的時間軸,所有支持母乳餵養的醫務人員及社會各界,都是暖鏈中的一環,並通過各環節的協作,爲母嬰家庭傳遞一致信息及提供支持措施,以幫助產婦和嬰兒獲得持續、滿意、有效的母乳餵養體驗。

爲早產兒進行“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顧名思義就是讓父母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讓寶寶直立式或傾斜地俯臥在父母的前胸進行皮膚接觸,讓寶寶感受父母的心跳、呼吸及腸蠕動聲,爲其提供所需的溫度及安全感。

5月15日,記者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室看到,一名早產寶寶依偎在媽媽懷抱裏享受着溫暖的母愛,“體驗”市婦幼保健院早產兒“袋鼠式護理”。那一刻,媽媽臉上盪漾着難以掩飾的幸福。

據悉,這個小寶寶出生時胎齡僅有33周+1天,她在體重僅有3斤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爲了讓這名早產寶寶更好地恢復,儘快出院迴歸家庭,同時緩解父母的焦慮情緒,主管護士與家長充分溝通,爲寶寶開展早產兒的“袋鼠式護理”。“這樣讓孩子儘早與父母零距離接觸,讓早產寶寶在父母的懷抱與關愛中成長,能促進早產兒病情恢復,激發神經系統發育,增強吸吮能力,促進體重增長,增進母子感情。”在“袋鼠式護理”過程中,護士也在向父母做母乳餵養及早產兒護理的相關知識宣教,包括抱孩子和餵母乳的正確姿勢,餵奶時和餵奶後的觀察重點等注意事項。“之前對母乳餵養不太瞭解,經過護士的講解學習到很多。”產婦餘瑩瑩說。

當前,“袋鼠式護理”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被廣泛應用,今年以來,產科、新生兒科累計開展“袋鼠式護理”1030例。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市婦幼保健院產科LDRP一體化病區走廊牆壁上,掛着一張“健康教育處方”,上面滿滿當當是關於孕產婦和新生兒相關宣教科普知識的二維碼。拿起手機輕輕一掃,分娩方式、臨產徵兆、待產過程、母乳餵養等相關的圖文和視頻介紹便立刻出現在眼前。

“爲了讓更多人知道母乳餵養的重要性,我們通過建設愛嬰醫院、開設助產士門診、開展‘袋鼠式護理’初體驗、二維碼視頻宣傳等多種措施宣傳和推廣母乳餵養的知識,讓更多孕產婦、新手媽媽對母乳餵養有深入瞭解。”在新生兒科六樓多功能室,兒內科護士長鄭婷告訴記者,同時,醫院也會時常開展母乳餵養相關知識的培訓,讓醫護人員認識到母乳餵養的好處,從而關注到母乳餵養知識的普及,精準落實,全面推進母乳餵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