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有“禁慾系四姐妹”,分別是馬伊琍、姚晨、宋佳和海清。

她們天生麗質,貌美如花。

但很多男性觀衆卻表示對這幾位實在無感。



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四人都是劇拋臉,演繹過很多經典的角色。

觀衆看到她們,最先想到的是她們的作品和角色,對演員本人自然就沒那麼大的興致了。

提到姚晨,你會想到《武林外傳》裏的郭芙蓉,《潛伏》裏的翠萍,幽默屬性拉滿,自然無法把她和大美女掛鉤。



提到宋佳,你會想到《懸崖》裏的拖油瓶顧秋妍,想到《人世間》裏的討厭鬼周蓉,你湧起的荷爾蒙瞬間冷卻;



提到海清,你會想到國民媳婦兒,腦海裏只能想到賢惠二字,和性感幾乎絕緣。



還有馬伊琍,《我的前半生》《愛情神話》《繁花》等作品,都讓人忘了她曾出演過《還珠格格》裏的紫薇。



禁慾系女演員,表面是貶,其實是對好演員最大的褒獎。

不過,人到中年後,這四位女演員都遭遇了30+女演員危機。

其中宋佳的顏值依然能打,繼續出演了好幾部大女主的戲。



姚晨轉戰幕後,戰術性微調,監製並參演了文藝片《送我上青雲》;



最誇張的是海清。

她在FIRST電影節上大談中年女演員危機,引發了巨大爭議。



熱度過去後,海清接連出演了《隱入塵煙》《我本是高山》等有分量的作品。

撕掉了國民媳婦的標籤,迎來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而馬伊琍這邊也不甘落後。

她曾和文章有一段美滿的婚姻,一度退居幕後相夫教子。

後來婚變後,她重新出山,一套組合拳迎來了新的蛻變。



一部《我的前半生》,讓她宣佈王者歸來;

一部《愛情神話》,讓她向文藝圈進軍;

一部《繁花》,讓她在衆星璀璨中脫穎而出摘得視後;

最近,她又憑藉一部新劇更上一層樓,這就是央視新劇——《我的阿勒泰》。



這部劇有多猛?

不久前開播,短短几天,靠口碑出圈,征服一大批年輕觀衆。

它的豆瓣開畫8.5分,目前漲到了8.8分,超越《繁花》成爲2024年評分最高的國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口碑最好的兩部劇,主演都是馬伊琍。

《我的阿勒泰》劇如其名,講述的是發生在新疆阿勒泰的故事。



最近兩年,山東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天水麻辣燙,開封王婆,很多地方以莫名其妙的方式走紅,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

隨着這部劇的熱播,新疆阿勒泰很可能成爲下一個香餑餑。

這部劇究竟有啥魔力?

簡單來說,景美人美故事更美,好久沒看過這麼治癒的劇了。



首先,它改編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

把散文拍成電視劇,難度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導演通過精心的編排,用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情節串起了整部小說的魂。

我們既能欣賞到阿勒泰這個西北邊陲壯美的風光,亦能窺探到多民族融合時的火花與激情。



穿插在其中的,有李文秀和巴太之間的純愛故事,有蘇力坦和巴太之間的父子和解,也有託肯喪夫後勇敢生活的堅韌。

在不同段落之間,還時時湧現着小說裏雋永溫馨的文字。



比如開頭李文秀的自白:

“在冬天最冷的漫長日子裏,沒有一行腳印能通向我的家,在大雪圍擁的安靜中,我一遍又一遍看着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溫暖,我正是這樣慢慢寫啊寫,才成爲了此刻的自己。”



懷舊之風驟起,讓人瞬間穿越回那個文學至上、白衣飄飄的年代。

比如書中有大量對草原的描寫:

“抬頭看,天空是藍汪汪的,似乎手指一觸,便會有漣漪盪開,四野悄寂,風和河流的聲音如此清晰。我在這個世界上,明明踩在大地上,卻又像雙腳離地,懸浮在這世界的正中。”



這類文字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但幸運的是,導演把這一切拍了出來——

牛羊成羣,河流房屋,藍天白雲,草木覺醒。

隔着屏幕都能聞到一股泥土的芬芳。



再比如第一集李文秀去參加作家講座,作家給李文秀一個人生建議:

去愛,去生活,去受傷!



這句話簡短有力,貫穿全劇,是整部劇的主旨。

其次,全劇的故事都充滿了符號性的隱喻。

幾乎每個事件都能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

比如300元。

19歲的李文秀來到烏魯木齊追逐作家夢。

一開始當服務員,但和周遭環境格格不入。



遇上了高曉亮,後來她離開時,高曉亮幫她拿到了300元遣散費,卻私吞了其中的200元。

人與人的信任與欺騙,就通過這300元表現出來了。

比如一把刀。

劇中蘇力坦一家,是典型的遊牧民族,他們是遊牧文化的堅守者。

他乘火車去找兒子,安檢員讓他交出佩刀,蘇力坦果斷拒絕,轉身離開車站。



槍支和刀是獵人的身份象徵,不能丟棄,遊牧民族和現代文明的衝突,通過這一把刀就表現出來了。

比如搓衣板。

這是託肯心心念唸的禮物,丈夫至死都沒能給她帶回一塊搓衣板。

丈夫去世後,善良的巴太也未能體會到嫂子的苦衷,他多次幫助嫂子送貨,卻每次都遺漏了那塊搓衣板。



最後李文秀輕易地把一塊搓衣板送給她,託肯喜上眉梢。

一塊搓衣板就交代了遊牧民族裏女性被長期漠視的殘酷現實。

還有“洗澡戲”、“射馬戲”、“改嫁戲”都有類似的符號隱喻,大家追劇時可以好好咂摸咂摸。





最後,整部劇堪稱全員演技派。

演員陣容裏,有《涉過憤怒的海》裏扮演黃渤瘋批女兒的周依然,有《封神》裏扮演姬發的於適,有《漫長的季節》裏扮演啞巴的蔣奇明,還有喜劇大賽裏的黃金配角閆佩倫。



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可圈可點。



不過要論最佳,非馬伊琍莫屬。

她的表演讓整部劇提升了一個檔次。

馬伊琍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叫張鳳俠。

這個名字很獨特,那個年代的人更多會叫張鳳霞。

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張鳳俠是國劇歷史上幾乎沒有出現過的一個非典型母親,是穿梭在平凡生活裏的女俠客。

她出生在江南水鄉,底子是個水靈靈的妹子。

後來跑去新疆支援建設,從此紮根在這裏。

風沙侵蝕了她的面頰,草原養育了她的心靈,她身上兼具江南女子的溫婉和北方漢子的剽悍。

馬伊琍一出場說着一口地道的疆普,臉像老樹皮一樣滄桑,像個生活在新疆的老媽子,可見她事先做足了功課。



這女人樣子是土了點,但說話做事卻是驚世駭俗。

她早早失去了丈夫,帶着老年癡呆的婆婆,在阿勒泰偏遠的農村開一個小賣部,是當地唯一一個漢人。

女兒也不爭氣,沒考上大學,滿腦子是不靠譜的作家夢。

這樣的人大概會是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

但她粗糙黝黑的面容下,藏着精明幹練,一副爛牌被她打出了別樣的精彩。



來到新疆,她很快融入了草原環境。

最大的消遣就是嗑着瓜子,教當地的婦女說一些漢語髒話,像極了孩子裏的孩子王,活得那叫一個瀟灑。

女兒沒混出名堂回到了家鄉,一般家長肯定會心急如焚,趕緊把女兒接回家,好好數落半天。

張鳳俠不一樣,她沒去接女兒,更沒通知女兒自己已經挪窩了。



李文秀費了半天勁兒,跌跌撞撞找到了遙遠的仁夏牧場,見到女兒,張鳳俠也沒有半點責備。

你是你,我是我,我們是母女,也是獨立的個體。

這就是張鳳俠的教育理念。

張鳳俠搬家受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雙方爭執不下。

張鳳俠直接告訴女兒,你實在不想跟我過,回你的城裏去,什麼安全感還要我管?不要爲難你媽媽!



這個人自由散漫,活得沒心沒肺。

白天行走天地間,經過小商小販那裏還會順人家兩把瓜子嚐嚐。

晚上喝得酩酊大醉,倒頭就睡,半夜牀塌了,女兒跌倒在地,驚魂未定。

她卻連眼皮都懶得抬起來,嘟囔着:“又不是天塌了,還能影響我睡覺?”



女兒在市場上把奶奶弄丟了,一般的媽媽早就罵死女兒了。

但張鳳俠卻悠悠地說:“這有什麼,我經常把她弄丟,她跑不遠。”

果然她們很快找到了奶奶。

就是這樣一個遊手好閒的母親,卻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生活家。



女兒被執念所困,告訴母親,自己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張鳳俠卻說:

“什麼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來,不是叫你服務別人的。你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喫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麼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



這句話安慰了女兒,也治癒了很多觀衆的精神內耗。

女兒一直堅持寫作,屢屢碰壁,張鳳俠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對。

她故作輕鬆地問女兒寫作收入多少。

得知收入微薄後,她調侃說當作家收入也不高嘛。

女兒撅起了嘴。

張鳳俠表面是打壓女兒,其實是給她減壓。



經得起別人調侃的夢想,才能堅持更久。

李文秀在阿勒泰幫助母親要賬,見證了很多文化的衝突,她一度想要阻止一些自己看不慣的現象。

但是張鳳俠卻說,每個人都有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可以不贊同,但不可以居高臨下地改變他們。

仔細品張鳳俠說的話,每句話都是大白話,但背後的意義很深刻。





可就是這麼一個極度理性極度清醒的女人,也會露出柔軟脆弱甚至愚蠢的一面。

丈夫去世後,五年來,她偷偷把丈夫的骨灰放在一個餅乾盒裏,稱之爲小蘇打。

這期間,她沉溺於酒精不是放浪形骸,而是爲了緩解相思之苦。



她帶着女兒穿越最危險的戈壁灘,目的就是回到和丈夫相識的仙女灣。

沒想到,餅乾盒不慎跌入湖中,隨着水流飄向遠方。

一向堅強的她突然崩潰大哭,她哭訴:“我還沒有好好和他告別!”



那一刻女兒理解了自己的瘋媽。

張鳳俠也不必哭泣,這何嘗不是最好的告別?

張鳳俠並沒有沉溺於對丈夫的思念裏,她也勇敢走出去,追逐真愛。

她在荒野上遇到了瀕死的高曉亮,這注定是一個老女人愛上壞男人的故事。

她相信命運的安排,如飛蛾一般撲了上去。



遇到愛情之前,她是蓬頭垢面的老媽子;

遇到愛情之後,她成了精明幹練的御姐。

可惜生活欺騙了他,這個從天而降的“真命天子”,就是當初騙她女兒200元的騙子。

精明的張鳳俠怎會不知道,但愛情裏的女人,已經考慮不了這麼多了。

期間女兒李文秀當面告訴他警惕這個騙子,張鳳俠卻淡淡地說,是騙子又如何?

聰明瞭一輩子的人,連被騙也成爲了一種奢侈。



最後的結局,高曉亮帶着一車貨物揚長而去,張鳳俠淡定目送他離開——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這個結局,但她不後悔。

面對村民的指責和不解,她淡定地說,離了婚不丟人,男人沒了再找一個,有什麼丟人的。



雲淡風輕的背後,是無盡的苦澀。

能從容咀嚼苦澀,也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張鳳俠的精明和癡傻,讓人心疼。

她不是一個完人,但是一個有溫度有生命力的女人。



馬伊琍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詮釋了這麼一個生動的角色。

她的處世哲學對於現代疲憊的人羣,不失爲一種解藥。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導演滕叢叢之前拍過《送我上青雲》,主演是姚晨,這部影片用女性視角大方展示了女性的慾望。

這次的《我的阿勒泰》是站在文藝女青年的視角,拍出了新疆廣袤大地上別樣的風土人情。





文藝的濾鏡加得剛剛好,溫馨治癒又不失哲理的思考。

目前這部劇已完結,後兩集央視收視率,也衝上了第一。



皮哥大膽預言,張鳳俠將成爲國劇史上又一經典角色。

馬伊琍這次學習海清,放下身段演村婦,在卑微的角色身上開出了耀眼的花,玩瘋了,也贏麻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