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以數實融合和綠色智造爲特徵的新型工業化,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而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綠色工廠作爲綠色製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實施主體,地位作用日益凸顯。

在第34個全國節能宣傳週之際,多彩貴州網聯合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出《貴州·綠色工廠巡禮》系列報道,聚焦貴州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優秀案例,記錄其逐“綠”路上的實踐經驗與故事,同時樹立標杆,引領更多工業企業提升綠色工廠創建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貴陽市小孟工業園的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低壓車間、中壓車間、架空線車間內,自動化絞線設備不停運轉,工人與機械設備配合默契、協調緊密。雨水收集裝置、熱回收裝置、污水處理站等環保設施應有盡有。“生態設計,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理念和產業發展模式,從這裏就可見一斑。

乾淨爽朗的生產車間

作爲貴州長通集團的骨幹企業之一,新曙光電纜主要從事設計、生產、銷售電線電纜、電纜配套等系列產品,目前已成長爲國內一流、西南領先的大型電纜製造企業,現有高端生產裝備250多臺套,檢測設備200多臺套,年產值超50億元。先後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貴州省科技型小巨人企業”“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等。2023年,其同時入選省級和國家級綠色製造名單。

“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技術部長陳小焱介紹,公司從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資源投入、產品設計、節能減碳等衆多維度展開全面考覈並嚴格落實節能低碳環保理念,致力於全面提升企業綠色發展水平,打造全生命週期的綠色工廠。

實驗檢測室

新曙光的生產廠房,從廠房高度、窗戶大小及數量、照明系統、能源結構,到熱回收、水收集、水循環、污水站、環保漆等方面,從設計階段就融入“綠色”理念。

“我們優化能源結構,優先採用清潔能源。空調也採用了餘熱回收裝置,實現反向逐級控制,節能降耗。”陳小焱說,雨水收集系統收集雨水,餘熱回收裝置回收熱量用於水加熱,再用於生產,污水經污水站、中水回收裝置等處理後,用於綠化灌溉、道路沖洗等,最大限度減少水電消耗。

據瞭解,新曙光電纜從組建之初就圍繞綠色設計、綠色採購、綠色生產、綠色產品、綠色包裝、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供應商、綠色信息披露等維度提出發展目標要求,應用市場化手段實施規範管理和引導,與上下游供應商一道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體系。

“生產上我們使用可回收材料,禁止使用有害物質,實現物料平衡覈算。同時,優先採用綠色供應鏈產品,原輔料滿足綠色環保要求。”陳小焱告訴記者,公司主要原材料銅杆和鋁杆兩家供應商金川集團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廣西信發鋁電有限公司均爲綠色節能環保型企業。

低壓車間外部

新曙光電纜將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理念貫穿於企業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採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的全過程,使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相互協調,成爲上下游供應關係,最終實現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產品環保化。

“單位產值消耗僅爲每萬元8公斤標準煤,爲國內同行業能耗水平的十分之一。”陳小焱說,除了單位產值能耗優勢,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遠低於同行業平均排放水平。

“一體化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中的物料管理實現了將生產車間的各種物料,按照生產管理的嚴格要求進行信息化管控,實現物料的智能管控。已完成質量管理、職業衛生健康安全管理、環境管理、能源管理四體系認證。”這是第三方認證機構對新曙光電纜創建“綠色工廠”的整體評價。

生產車間一角

科技創新、人才引領,智能製造、綠色發展,爲企業產品競爭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勢——44項自主知識產權(其中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6項),與知名高效深入產學研合作,讓新曙光電纜在高性能絕緣材料、特種電纜、三代電纜等產品開發上行穩致遠,更多的市場訂單接踵而至,目前訂單已達到4億多元。

“堅定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助推電纜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爲電線電纜行業樹立高質量發展標杆。”貴州新曙光電纜有限公司總經理申進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理念,依據生命週期評價方法,考慮電纜的整個生命週期,從產品設計、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產品使用、廢棄後回收處理等階段爲出發點,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爲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降低營運成本和生態環境影響,提高核心競爭力。

本網記者:張亞 王靜怡

一審:陳燕

二審:何秋怡

三審:楊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