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本意是想讓自己過上幸福的日子,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許多再婚家庭最終過得還是差強人意,不是原配夫妻本來就很難融入對方的家庭,更何況還涉及到彼此的財產、子女等因素。

57歲的宋阿姨只有一個女兒,因爲是遠嫁有時整年都難得回來,宋阿姨盼啊盼的覺得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她知道女兒很忙,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她體貼女兒不願輕易打擾,最終她決定給自己找個老伴,這一生她不圖大富大貴,只求同甘共苦,共度餘生。

可事實上呢?自從她跟大自己12歲的老伴結婚後,她說自己沒過上一天好日子,究竟爲何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傾訴人:57歲的宋阿姨

我是宋阿姨,我只有一個女兒,老伴去世多年這些年都是我一個人帶着女兒,女兒很爭氣也很懂事,她從小就知道以後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所以她讀書很努力。

後來她如願考上了心儀的大學,我感到很欣慰,一門心思好好掙錢供她讀書。

其實這些年來一直有人要給我介紹對象,我都一一拒絕了,我不想女兒因爲我重新組建家庭而感到委屈。

這些年我們母女相依爲命,雖然日子過得有些艱難,但是我們的內心是溫暖的。

後來,女兒找到了幸福,親家對女兒呵護有加,我心裏感到特別高興。

女兒生外孫的時候我退休了,特意去女兒身邊照顧她,因此女兒身體恢復得很好,她也回到工作崗位努力的掙錢,把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外孫上了幼兒園後我便回了家,我知道她們小年輕有自己的生活,我一直跟着他們也不太合適。

女兒平時很忙,回來看我的次數越來越少,很多時候,每天等電話成了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務,這讓我感到特別的孤單。

爲了打發時間我報名學畫畫,也因此認識了大我12歲的老寧。因爲住的方向一致,我們常常一起走路回家,也算是做個伴,還能聊聊天。

跟老寧熟悉以後,我們的走動便多了起來,他請我喫飯逛公園,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去到他家我才發現老寧比我想象中要有錢得多。

他一個人住着136平的房子,兒子在外做生意,爲了孝敬他每個月都給他打6000元錢,加上他自己的退休金,每月有10000左右的收入。

聊到這些的時候,老寧還特意問我退休金有多少,我告訴他2000多。

沒想到老寧笑了說:2000多一個人喫飯是夠了,想要生活得更好那完全不夠呀!

對於老寧的說法我也是認同的,我本來工資就不高,能有這麼些退休金我已經很滿足了。

隨着我跟老寧的相處時間越久,老寧對我突然殷勤了起來,他隔三差五地送我禮物。

後來還跟我表白:我們兩個老人都是單身,不如索性一起過,兩好並一好,互相照顧相伴到老。

我說要考慮一下,因爲我的條件跟他比差的有些遠,誰知他卻說我思想太落後,什麼配不配的,只要兩個人覺得合適就行,大不了以後我養着你,你多照顧照顧我!

我們倆商量後決定:婚前我們的財產歸各人所有,婚後的所有生活費用都由老寧來出,我們一個出錢一個出力,互相包容互相體諒。

只要有人陪着我,我不感到孤獨,生活也有所保障,這樣的結局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婚後我們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每天我們一起去畫畫,一起做飯,飯後一起散步,日子過得雖然平淡但很踏實。

他每個月會給我3000元生活費,還跟我說:只要你把我照顧好,我以後會給你留20萬養老錢,這樣等我走了,你也有筆錢給自己養老。

聽了這話我很感動,感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男人,晚年幸福可期。

然而,就在婚後第三個月,老寧把他的老母親接到了家裏,這讓我的內心莫名就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感。

老寧說自己的母親今年89歲了,之前身體不太好一直在住院,如今出院了要跟他住,讓我好好照顧她。

我想這既然是愛人的母親,那幫忙照顧是應該的,可沒想到後來的日子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煎熬。

老寧的母親年紀大了,生活方面不能自理,又不能長時間躺在牀上,每天因爲老太太就得忙活很久。

老太太的脾氣特別大,動不動就罵人,還喜歡掐人,好幾次我的手臂都給她掐青了。

白天我要洗衣做飯,照顧老太太,還是還得關注着老太太的動靜,那段日子我整晚都不敢睡,生怕她出事。

這樣的過了一個月,我真的特別的累,我跟老寧說我身體實在喫不消,讓她請個保姆,而他卻總勸我適應了也就好了。

還說我是他的老伴,幫忙照顧他的母親是應該的,怎麼能嫌累呢!請保姆不得花錢呀,浪費錢。

聽他這樣說我感到特別的難受,我跟他再婚,只是想有個彼此照顧的老伴,不求大富大貴,平平淡淡把日子過好就行。

雖然他有錢但是我從來沒算計他一分,可他呢,只是把我當作免費的保姆,讓我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

再婚半年來,別說享福了,我這日子是越過越糟糕,我到底圖什麼呢?

我對老寧直言:我找他不是圖錢,他要麼找個保姆照顧老太太,要麼他自己照顧,反則就離婚。

寫在最後

中老年人再婚一定要謹慎,要充分了解後才能做決定,千萬不要衝動,也不要被對方的小恩小惠所感動,以致最後做出錯誤的選擇。

再婚這件事,不要太過執着,能找到合適的人最好,如果實在找不到大不了就一個人過,找些感興趣的事情打發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調整心態,未必就會過得差,說到底心態還是最重要的,大家說是不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