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多措并举抓骨干 凝心聚力强队伍

——利川市教育局锻造队伍促提质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经验分享。

全媒体记者 曾宪宇 通讯员 张 奎 易继兵 向贤琼

近年来,利川市教育局围绕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专业技能薄弱等突出问题立题破题,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搭建平台

让培训更精准丰富

人有所需,我有所供。

近两年,利川市教育局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各股室从政策、业务角度梳理应知应会内容,下基层“把脉问诊”,收集教师培训需求,然后集中研究,精准制订培训计划。

2023年,该局共开展市级集中培训项目26个,重点提升书记、校长能力和教师能力;2024年,开展培训项目25个,重点培训指导教师和后备干部。

书记、校长是“火车头”,是治校、兴校、强校的关键少数。

2023年,该局组织三批次255人次赴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书记、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端研修培训,提升其管校治学的带动力。

常规学思践悟讲故事是该局重点开展的活动。单月第一周星期五举办“校长论坛”,分学段、定主题、重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双月第一周星期五开展“书记讲堂”,围绕抓大事、晒作风、述成就,提升书记治校能力。

该局还加强教师持证上岗管理,通过培训,以训提质、以考促学、以岗定标,规范校长任职资格。

近两年,该局每年开办两期后备干部培训。2023年8月,选派70名学校后备干部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信息化领导力培训;2024年2月,通过素养测试,选出63名后备干部,以班级建制形式,每月第三周的星期六开展集中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校长后备军,对校长岗位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任用机制。

全员化培训

让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搭建人人成长平台,让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定期开展市级培训。制订出台《利川市强师工程跟岗培训方案》,遴选基地学校14所、培训指导教师473名,每周一轮、每周一批,每年实现全员轮训。同时,拓展升级开展萧山—利川教育结对跟岗培训,2024年规划4期跟岗培训计划,目前已完成两期103人的培训。

强化联校培训。各乡镇实施集镇外小学到集镇完小跟岗一周培训。所有教联体实施师徒结对、集体备课。高中“五校联盟”推行轮值机制,每月同步开展同课异构,选聘12名高中兼职教研员指导学科教学。

抓实校本培训。要求学校守好校本培训主阵地,修好教师专业成长主渠道,做实集体备课、青蓝工程、训后分享、学后汇报等校本研修活动。

实施专题培训。2023年,成立利川市未成年人“三位一体”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全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三位一体”中心“星光团队”17名志愿者会同237名“种子教师”深入城乡学校举办培训160场次,教师心育能力普遍提升。

设立擂台

让培训成效更显著

以赛促练,通过设立擂台,让教师围绕“擂台”练真功。

常态化开展教师技能大赛。该局按“主办+承办、初赛+复赛、股室+项目”的形式举办“一月一主题”教师技能大赛,各单位选送擂主,同台竞技,以赛会友,增进交流。相继开展教师“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技能大赛、教育系统主持人大赛、教师诗词讲解大赛、校长赛课、教学大比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多个赛事,展现中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奖促进,规范化建立教师表扬机制。该局按时间节点设立奖项和荣誉称号,对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标准明确、名额公开、机制健全,让学校、教师心有所向,对标奋进,充分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两年来,利川市教育生态持续向好,涌现出一批名校、名师。

2023年,利川一中被评为“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利川思源学校教联体被纳入全省首批示范;利川市第三实验小学、榨木小学、岩洞寺小学、体育路小学、都亭二小、东城初中等学校快速崛起,化解了城区择校压力。凉雾乡铁炉小学贺娅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利川一中朱方仕、伍友华荣选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伍友华被评为“楚天名师”;文采等4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利川思源学校简婵玉被评为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入选湖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编后:在我州举办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中,部分学校和青年教师代表围绕学校管理、“五育”融合、锻造队伍等主题,现场或书面分享了实践和经验,引发了热烈讨论。为扩大交流活动影响,推动我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今编发三家单位的好做法,以供学习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