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恩施日報

多措並舉抓骨幹 凝心聚力強隊伍

——利川市教育局鍛造隊伍促提質

與會人員認真聽取經驗分享。

全媒體記者 曾憲宇 通訊員 張 奎 易繼兵 向賢瓊

近年來,利川市教育局圍繞教師教育理念落後、專業技能薄弱等突出問題立題破題,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搭建平臺

讓培訓更精準豐富

人有所需,我有所供。

近兩年,利川市教育局開展培訓需求調研,各股室從政策、業務角度梳理應知應會內容,下基層“把脈問診”,收集教師培訓需求,然後集中研究,精準制訂培訓計劃。

2023年,該局共開展市級集中培訓項目26個,重點提升書記、校長能力和教師能力;2024年,開展培訓項目25個,重點培訓指導教師和後備幹部。

書記、校長是“火車頭”,是治校、興校、強校的關鍵少數。

2023年,該局組織三批次255人次赴華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參加書記、校長領導力提升高端研修培訓,提升其管校治學的帶動力。

常規學思踐悟講故事是該局重點開展的活動。單月第一週星期五舉辦“校長論壇”,分學段、定主題、重討論,互相學習,共同成長;雙月第一週星期五開展“書記講堂”,圍繞抓大事、曬作風、述成就,提升書記治校能力。

該局還加強教師持證上崗管理,通過培訓,以訓提質、以考促學、以崗定標,規範校長任職資格。

近兩年,該局每年開辦兩期後備幹部培訓。2023年8月,選派70名學校後備幹部到北京師範大學參加信息化領導力培訓;2024年2月,通過素養測試,選出63名後備幹部,以班級建制形式,每月第三週的星期六開展集中培訓,努力培養一批校長後備軍,對校長崗位推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幹部任用機制。

全員化培訓

讓全體教師共同成長

搭建人人成長平臺,讓全體教師共同成長。

定期開展市級培訓。制訂出臺《利川市強師工程跟崗培訓方案》,遴選基地學校14所、培訓指導教師473名,每週一輪、每週一批,每年實現全員輪訓。同時,拓展升級開展蕭山—利川教育結對跟崗培訓,2024年規劃4期跟崗培訓計劃,目前已完成兩期103人的培訓。

強化聯校培訓。各鄉鎮實施集鎮外小學到集鎮完小跟崗一週培訓。所有教聯體實施師徒結對、集體備課。高中“五校聯盟”推行輪值機制,每月同步開展同課異構,選聘12名高中兼職教研員指導學科教學。

抓實校本培訓。要求學校守好校本培訓主陣地,修好教師專業成長主渠道,做實集體備課、青藍工程、訓後分享、學後彙報等校本研修活動。

實施專題培訓。2023年,成立利川市未成年人“三位一體”教育指導中心,指導全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三位一體”中心“星光團隊”17名志願者會同237名“種子教師”深入城鄉學校舉辦培訓160場次,教師心育能力普遍提升。

設立擂臺

讓培訓成效更顯著

以賽促練,通過設立擂臺,讓教師圍繞“擂臺”練真功。

常態化開展教師技能大賽。該局按“主辦+承辦、初賽+複賽、股室+項目”的形式舉辦“一月一主題”教師技能大賽,各單位選送擂主,同臺競技,以賽會友,增進交流。相繼開展教師“三筆字”(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技能大賽、教育系統主持人大賽、教師詩詞講解大賽、校長賽課、教學大比武、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等多個賽事,展現中青年教師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以獎促進,規範化建立教師表揚機制。該局按時間節點設立獎項和榮譽稱號,對集體和個人予以表揚和獎勵,標準明確、名額公開、機制健全,讓學校、教師心有所向,對標奮進,充分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

兩年來,利川市教育生態持續向好,湧現出一批名校、名師。

2023年,利川一中被評爲“湖北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利川思源學校教聯體被納入全省首批示範;利川市第三實驗小學、榨木小學、巖洞寺小學、體育路小學、都亭二小、東城初中等學校快速崛起,化解了城區擇校壓力。涼霧鄉鐵爐小學賀婭入選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利川一中朱方仕、伍友華榮選省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伍友華被評爲“楚天名師”;文采等4名教師被評爲省特級教師;利川思源學校簡嬋玉被評爲湖北省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入選湖北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編後:在我州舉辦的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交流活動中,部分學校和青年教師代表圍繞學校管理、“五育”融合、鍛造隊伍等主題,現場或書面分享了實踐和經驗,引發了熱烈討論。爲擴大交流活動影響,推動我州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今編髮三家單位的好做法,以供學習借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