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後,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一筆近10億元融資。

近日,中國太保旗下的太醫管家(上海杉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9.2億元的戰略輪融資,原股東中國太保和紅杉中國繼續追加投資。紅杉中國本就是太醫管家的發起方之一,算上此前多輪次的融資,太醫管家成立以來累計融資金額估計在10億元以上。

意外的是,這條消息經某醫療自媒體首發後,在行業裏幾乎波瀾不驚。過去十年,互聯網醫療是一個被衆多投資人“看爛了的賽道”,在我們的採訪中,很多投資人再談起這個賽道時,毫無熱情,甚至都不願意再發表任何觀點。

“太醫管家披露說累計銷售額超7億元,它們有利潤嗎?”我們將這個問題拋給一位今年看過太醫管家這個項目的投資人,他只簡單回應一句,“呵呵,能少虧點都不錯了。”

過往,相比於好大夫在線、微醫等互聯網醫療垂類平臺,保險公司的互聯網醫療業務並不引人關注。但這是一條極容易被忽視的敘事脈絡:當主流互聯網醫療公司陸續開始裁員、轉型甚至逐漸消亡時,保險公司親自下場做互聯網醫療,是否能打破這個行業的“虧損”魔咒?

故事的A面,現在的“紅杉中國+中國太保”,如果走上一條如激流般的擴張之路,是否會步10年前“軟銀中國+中國平安”的後塵;故事的B面,在動態變幻的行業環境裏,太醫管家是否真能繞過平安好醫生的前車之鑑,復刻和雕刻出一個“保險+醫療”的完美商業故事,讓整個行業一雪前恥。

畢竟,互聯網醫療行業,現在還有一些人在“騎着瘦馬、搖動長槍”堅守着,但更多的人是落寞離場,下了牌桌。

人間風月,且聽風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