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麗娟

近日,美國又揮“關稅大棒”對中國“新三樣”企業下重手,發佈對華加徵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佈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加徵關稅。

反擊貿易霸凌  中方將採取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世界貿易組織早已裁決美國的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如今借所謂“複審”程序,變本加厲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提高或加徵關稅,一再挑起貿易爭端。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單方面加徵關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美國以“公平競爭”爲藉口搞保護主義,踐踏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

商務部回應稱,美方提高301關稅違背了拜登總統“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精神,這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中方將採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美國政府宣佈將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產品加徵的301關稅,大家比較關心對中國經濟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持續向好,供需銜接不斷改善,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聯動效應積極發揮,國民經濟整體運行顯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和潛力,有利於化解外部衝擊帶來的影響。”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

中國工商界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促會”)表示,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鼓勵中美工商界加強互信與合作,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快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美方亂舞“關稅大棒”終會反噬自身。“根據過去五年中美貿易戰的經驗,提高的關稅成本90%都是由美國的進口商承擔,並且轉嫁給美國的下游企業和美國的消費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優化佈局或從第三國間接進入美國市場

此次在美國加徵關稅提到的7個行業中,電動汽車、鋰電池、電池零部件和關鍵礦產均在列,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幾乎被覆蓋。

“我國對美國出口的電動汽車總額佔我國電動汽車出口總額的比重不大,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等商品加徵關稅,對我國電動汽車整體出口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福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美出口純電動汽車僅326輛,出口額不到300萬美元。直到2022年,中國對美出口純電動汽車才突破1萬輛,出口額也從未超過4.6億美元。而從美方數據來看,中國產純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只佔到美國進口新能源汽車總量的2%,佔比遠不及德國、韓國和日本。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兼美洲地區總裁李柯近日對此回應,比亞迪沒有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因此,美國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關稅提高至100%對比亞迪無影響。

國產連接器龍頭企業瑞可達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美國此次加徵關稅,是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等產品加徵更高關稅,公司海外工廠業務系本地化生產和銷售,就近服務客戶,不受關稅政策影響,並將更有利於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

“對量的影響不大,目前國內主流車企在美國的佈局相對較少。影響可能更多在於後續佈局,加徵關稅削弱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後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力。”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祕書長林示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指出。

趙福軍也表示,即便我國電動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但美國對我國電動汽車關稅從25%提升至100%,我國向美國出口電動汽車數量和電動汽車企業出口利潤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反擊貿易霸凌,“新三樣”企業可見招拆招。“加徵關稅的措施會對中國相關企業拓展美國市場構成新的障礙。”張建平認爲,對新能源汽車而言,未來打入美國市場的難度陡然增加,有的企業的產品利潤覆蓋不了關稅加徵的成本,就要考慮如何通過第三國設置增值環節,從而間接進入美國市場。

以外貿路徑多元化消解“關稅大棒”影響

中國相關企業,尤其是“新三樣”企業應採取何種有效策略最大程度地減少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衝擊?

以技術創新佈局全球貿易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制勝法寶。“面對美國加徵關稅,中國企業要加快技術進步與創新,以技術進步與創新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對沖部分加徵關稅的影響。”趙福軍認爲,要充分發揮我國已在美國投資佈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作用,在美國本地化生產電動汽車,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

在林示看來,中國車企的出口應以“先易後難”爲原則。“美國的汽車標準基本上是全球最高的,這要求國內車企在研發、製造方面的標準都要提高,這會增加成本。另外,還有地緣政治的影響。所以,即使沒有加徵關稅,中國車企對美國的出口也應該謹慎對待。”林示說。

近年來,我國積極拓展新興市場,爲我國外貿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企業要用好自由貿易協定等制度性安排,利用和29個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挖掘自貿夥伴的市場潛力和空間,利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外貿多元化的路徑消解來自美國市場的不利影響。”張建平建議。

此外,張建平還強調“抱團取暖”,相關企業所在的行業協會、商協會組織要積極行動起來,爲企業提供動態的信息支持和高效率的服務,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的訴求,形成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相互聯動、相互協調的合作機制,以更好地應對這種不利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