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邵阳日报

“压力,我不怕你!”

——心理咨询师为中高考应考考生支招

5月16日,在市三中一间功能室,来自市心理学会的心理咨询师为该校高三学生开展心理咨询。 邵阳市“心育护航·筑梦未来”2024年高考前心理咨询活动于5月15日至5月17日举行。来自市心理学会的25名心理咨询师、市脑科医院的7名精神科医生分赴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市四中、市六中、市十一中及市湘珺铭志学校,为高三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考试压力,调整心态、提升自信,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 李超 赵鸽 刘凌宇 摄影报道

距离今年高考只有半月有余,距离中考也不足一月。在最紧要的冲刺关头,中高考考生如何调整心态、舒缓压力,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今天,邵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大祥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易慧茗为考生和家长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易慧茗认为,压力一词,并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压力有时候像一个“小恶魔”,让人头疼不已,有时也能让人更加专注,从而实现不断超越。如果把人比作一个皮球,压力是球中的空气,压力过少就没有动力,皮球弹不起来;压力适中,弹力最好;压力过大,皮球会受伤甚至炸裂。

每年“5·25心理健康周”,学校都会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初高中学校往往会安排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心理减压团体辅导、心理个体咨询活动。但易慧茗认为,一次的咨询或者团体辅导活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压力”导致的问题。要舒缓压力,克服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

“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情绪,出现哭泣、无力、暴躁、失眠等躯体反应。”易慧茗说,缓解压力的方法有许多,常规的有散步、听音乐、跑步、睡觉、发呆、大声喊叫、吃甜品、找人倾诉等。但是,对于严重的情绪反应和身体困扰,就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

易慧茗曾接诊过一位高三学生小川(化名)。高考前一个月,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小川出现考试焦虑情绪,表现在考场上容易出现脑袋空白,有时候会手抖,晚上偶尔还会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小川认为自己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也有目标分数,家长也对他有较高的期望。模拟考试没考好,小川感觉自己没办法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未来不可期,家长也会失望,所以自己就更加紧张,导致焦虑情绪的出现。易慧茗为小川进行了SCL-90、SDS、SAS的量表测评,发现小川抑郁、焦虑的情绪表现比较明显,考虑是高考压力导致,由于出现躯体反应,已属于严重的心理问题。易慧茗通过运用“正念冥想”“情绪放松”“曼陀罗减压”“绘画与催眠技术”等方式,帮助小川宣泄情绪、控制情绪,调整不合理信念,让他正确应对压力,用平和的心态去应对考试,小川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后来,小川以较好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

在这里,易慧茗也将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了分享。

“正念冥想”:学生可以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将注意力放在腹部,在呼吸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如“我能够感受到我现在的压力,我能感受到我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不舒服的感受。没关系!我可以感受并接纳这种感受。如果我不能接受也没有关系,让它呆在那儿,它会慢慢不见……”

“曼陀罗减压”: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曼陀罗图卡”,打印下来,在安静的环境中用彩色铅笔进行涂色,纸笔的摩擦能够帮助我们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最终完成的作品也是当下心理状态的体现。

易慧茗提醒广大中高考考生,在考前冲刺的这段时间,学生们应该制定好学习计划,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时间,放松心情、保持积极心态,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压力。每天早上起来,可以对着镜子说上一句:“早上好!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再给自己一个微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一定会有一些收获。

易慧茗也提醒广大中高考考生的家长,家长情绪稳定,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孩子中高考前期,家长正常生活、情绪稳定、能倾听、会共情,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在考前冲刺阶段,家长们应尽量减少唠叨,避免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从而激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情绪、行为,家长也不宜过于焦虑,以免让负面情绪加重孩子的焦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