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邵陽日報

“壓力,我不怕你!”

——心理諮詢師爲中高考應考考生支招

5月16日,在市三中一間功能室,來自市心理學會的心理諮詢師爲該校高三學生開展心理諮詢。 邵陽市“心育護航·築夢未來”2024年高考前心理諮詢活動於5月15日至5月17日舉行。來自市心理學會的25名心理諮詢師、市腦科醫院的7名精神科醫生分赴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市四中、市六中、市十一中及市湘珺銘志學校,爲高三學生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考試壓力,調整心態、提升自信,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迎接即將到來的高考。 李超 趙鴿 劉凌宇 攝影報道

距離今年高考只有半月有餘,距離中考也不足一月。在最緊要的衝刺關頭,中高考考生如何調整心態、舒緩壓力,用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今天,邵陽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網絡工作室主持人、大祥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易慧茗爲考生和家長們提出建議和意見。

易慧茗認爲,壓力一詞,並不帶有任何褒貶色彩。壓力有時候像一個“小惡魔”,讓人頭疼不已,有時也能讓人更加專注,從而實現不斷超越。如果把人比作一個皮球,壓力是球中的空氣,壓力過少就沒有動力,皮球彈不起來;壓力適中,彈力最好;壓力過大,皮球會受傷甚至炸裂。

每年“5·25心理健康周”,學校都會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育行政部門和初高中學校往往會安排初三和高三學生的心理減壓團體輔導、心理個體諮詢活動。但易慧茗認爲,一次的諮詢或者團體輔導活動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壓力”導致的問題。要舒緩壓力,克服壓力帶來的不利影響,關鍵還在於學生自身。

“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焦慮、抑鬱的情緒,出現哭泣、無力、暴躁、失眠等軀體反應。”易慧茗說,緩解壓力的方法有許多,常規的有散步、聽音樂、跑步、睡覺、發呆、大聲喊叫、喫甜品、找人傾訴等。但是,對於嚴重的情緒反應和身體困擾,就需要求助專業的心理教師或心理諮詢師。

易慧茗曾接診過一位高三學生小川(化名)。高考前一個月,因爲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小川出現考試焦慮情緒,表現在考場上容易出現腦袋空白,有時候會手抖,晚上偶爾還會一個人躲在被子裏哭。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小川認爲自己的成績一直都不錯,也有目標分數,家長也對他有較高的期望。模擬考試沒考好,小川感覺自己沒辦法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未來不可期,家長也會失望,所以自己就更加緊張,導致焦慮情緒的出現。易慧茗爲小川進行了SCL-90、SDS、SAS的量表測評,發現小川抑鬱、焦慮的情緒表現比較明顯,考慮是高考壓力導致,由於出現軀體反應,已屬於嚴重的心理問題。易慧茗通過運用“正念冥想”“情緒放鬆”“曼陀羅減壓”“繪畫與催眠技術”等方式,幫助小川宣泄情緒、控制情緒,調整不合理信念,讓他正確應對壓力,用平和的心態去應對考試,小川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後來,小川以較好的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

在這裏,易慧茗也將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進行了分享。

“正念冥想”:學生可以以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將注意力放在腹部,在呼吸時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如“我能夠感受到我現在的壓力,我能感受到我身體的某個部位出現了不舒服的感受。沒關係!我可以感受並接納這種感受。如果我不能接受也沒有關係,讓它呆在那兒,它會慢慢不見……”

“曼陀羅減壓”:學生可以在網上搜索“曼陀羅圖卡”,打印下來,在安靜的環境中用彩色鉛筆進行塗色,紙筆的摩擦能夠幫助我們將負面情緒宣泄出來,最終完成的作品也是當下心理狀態的體現。

易慧茗提醒廣大中高考考生,在考前衝刺的這段時間,學生們應該制定好學習計劃,保證休息和睡眠的時間,放鬆心情、保持積極心態,接納自己的消極情緒和壓力。每天早上起來,可以對着鏡子說上一句:“早上好!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已經做得很好了!”再給自己一個微笑,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考試,一定會有一些收穫。

易慧茗也提醒廣大中高考考生的家長,家長情緒穩定,孩子纔能有更多的安全感。在孩子中高考前期,家長正常生活、情緒穩定、能傾聽、會共情,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在考前衝刺階段,家長們應儘量減少嘮叨,避免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從而激起孩子的負面情緒。對於孩子表現出的情緒、行爲,家長也不宜過於焦慮,以免讓負面情緒加重孩子的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