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消息,在今年618開始前,兩份出版行業發出的“聯合聲明告知函”在互聯網上流傳。兩份告知函分別由北京8家出版社和上海出版經營管理協會代表上海46家出版單位發出,申明不參加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提出的618促銷活動方案。

江蘇圓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京東商城全資子公司,負責經營圖書業務。該促銷方案提出,618期間累計8天以全品種圖書價保2-3折進行促銷。

“我們不支持京東這種不合理的要求,這是擾亂市場的單方面行爲。史無前例的電商壟斷對圖書市場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害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北京八社聯合聲明 

上海出版社經營管理協會聯合聲明 

此次京東的促銷之所以引發出版社反彈,是由於其單方面制定了極低的銷售折扣。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一般出版社的圖書定價有固定計算公式,3折是成本底線,一些印數少的書籍成本還要更高。全品種圖書2-3折,意味着出版社要以成本價甚至賠錢的價格售書。而在書籍成本之外,出版社還有人力成本、經營成本,這些開銷均需要出版社承擔。“平臺以渠道優單方面要求出版社參加這樣的促銷,是對圖書市場的擾亂行爲。”

一位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一般來說,出版社參加電商活動有一定自主權,可以選擇部分圖書參加促銷活動,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整體銷售折扣合理。而此次平臺強制全品種圖書參加2-3折促銷,出版社是難以接受的,“這是把圖書當成了流量入口,犧牲了整個圖書行業的利潤。”

電商的興起讓圖書打折常態化。在“雙十一”“618”“423”等重要的活動期間,疊加各種消費券之後,消費者往往能以原價4折甚至更低的價格買到圖書。極低的折扣大幅壓縮了盈利空間,但也給圖書帶來巨大的曝光量,讓出版社對互聯網促銷“愛恨交織”。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北京8大出版社就曾發佈聯合聲明,抵制電商平臺中的“逆價銷售”。“逆價銷售”,即平臺以低於採購價格的逆價傾銷圖書的行爲。當時,在京東滿減之後,消費者買到書籍的價格甚至低於出版社向經銷商的供貨價。

在直播售書興起之後,出版社又面臨新的“低價挑戰”。“1元書”“盲盒書”頻頻出現。2021年,大V劉媛媛以一場長達16個小時的圖書專場直播,實現近8000萬元的銷售額,引發業內震動。直播中,“50萬冊書破價到10元以下”,還有“10萬冊1元書”,價格之低“比盜版、比紙漿還便宜”。這一突破行業價格底線的做法備受爭議。

電商平臺和主播打圖書“價格戰”,令傳統出版行業面臨巨大的壓力。業內人士認爲,書籍並非簡單的商品,而是承載了知識、文化和情懷。一味“卷”價格,圖書行業的創造積極性,以及內容產出的高質追求,都會遭到嚴重的損害。如何維護圖書出版行業健康的生態,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挑戰。

原標題:多家出版社抵制京東618圖書大促:無底線打折傷害全行業

編輯:周楊    責編: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