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聚焦“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之二

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建提速 經貿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西部造”新能源汽車持續拓展歐洲、東南亞市場;泰國金枕榴蓮10天內可抵達重慶商超;寧夏枸杞原漿等西部地區特色產品正成爲當地外貿新增長點……今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實施的第5年,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

從“一條線”到“一張網”,作爲國際物流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加速延伸,跨越山海,聯結世界。

最新數據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貨物已通達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的503個港口。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汪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背靠國內大市場,同時聯通輻射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等國家和地區,藉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實施的新機遇,正加快發揮促進沿線地區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撐作用。

通道網絡越織越密,各類特色產品也得以更高效地搭乘新通道班列“南來北往”,拉動了國內國際物流貿易雙循環。

汪鳴分析稱,從國內角度來看,沿線地區藉助通道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並吸引一批東部沿線省份企業落戶,實現通道沿線生產力佈局良性互動、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從國外角度來看,通道沿線地區對外開放進程明顯加快,隨着通道網絡輻射範圍不斷擴大,支撐國際經貿合作水平持續提升。

南寧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市經廣西口岸共進出口1510.8億元,同比增長11.6%。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促進沿線省區市與國際市場互聯互通,同期,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027.7億元,增長29.9%,其中對東盟進出口增長33.1%。

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和科學規劃是重要動力源。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汪鳴表示,自2019年以來,通道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協調機制不斷完善。

具體而言,在頂層設計方面,通道建設在國家層面已形成由中長期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五年發展規劃《“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點共同組成的政策體系,爲推進通道高質量建設提供了明確指引。

在協調機制方面,國家層面,相關部門以及沿線省份建立了省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定期召開會議,部署年度重點任務,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省際層面,以廣西爲例,該省發揮通道出海口功能,加強環北部灣港口羣建設,不斷強化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蹄疾步穩,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下一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還將如何推進,以更好發揮沿線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和開放發展優勢?

汪鳴建議,面向“十五五”及中長期發展,需要按照通道沿線建立更加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要求,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內帶動力的產業走廊,針對性精準性優化完善通道運營環境,着力推動解決“一單制”推廣應用等通道建設重點任務,通過改革創新完善通道發展政策體系,凝聚形成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合力。(實習生張藝弛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閱讀】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推經濟大發展 更加強調六大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