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工業報 5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 《內蒙古自治區鋰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全區鋰產業鏈,鋰產業鏈產值達到700億元。到2030年,形成較爲完善的鋰產業生態,建成國家重要的鋰產業基地,鋰產業鏈產值突破2000億元。

內蒙古地處中國北部,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擁有較爲豐富的鋰礦資源。全區探明鋰礦資源總礦石量約6.2億噸,折碳酸鋰當量741萬噸,約佔全國的32%,佔世界的5.5%。

《意見》顯示,自治區鋰資源較爲豐富,儲能等產業快速發展形成較大的市場需求,發展鋰產業具有較好的前景,但自治區鋰產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龍頭企業少,技術人才缺乏,產業鏈和產業生態亟待加快構建。

近年來,我國鋰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全球第一。各省市搶抓鋰產業發展關鍵窗口期,大力佈局發展鋰產業。5月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內有多個鋰電項目取得新進展。

5月13日,內蒙古鄂爾多斯50GWh鋰離子儲能電池智能製造項目在蒙蘇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全部達產後年產值約600億元,是目前內蒙古規模最大的儲能產業項目。

鄂爾多斯新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總投資27.15億元,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工程的石墨化車間、預炭化車間建設,計劃在5月底進行試生產。

(李 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