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5月20日,賴清德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並且發表了就職講話。賴清德在講話中肆無忌憚地宣稱“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種種“臺獨”分裂謬論和對大陸的敵意挑釁,再次暴露了其“臺獨工作者”“臺獨金孫”的頑固本性。這份講話可以說就是赤裸裸的“臺獨自白書”,也是一份“害臺宣言”,它極其危險,臺灣同胞尤其應當警惕並共同予以反對。

我們注意到,這份講話一共31處提到“民主”,21處提到“和平”,這恰恰暴露出民進黨當局的心虛——它深知自己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火坑,因而拼命拉起“民主”這個幌子來給自己當遮羞布、護身符。明眼人都清楚,所謂“民主”只不過是“臺獨”給自己臉上抹的劣質脂粉,遮掩不住其“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真面目。

在兩岸關係的定位上,賴清德悍然把海峽兩岸定位成“兩個國家”,把“臺灣”“中華民國臺灣”“中華民國”都列爲所謂的“國名”,往“一中一臺”的“臺獨”道路上更進了一步。這種毫不遮掩的“兩國論”,根本不可能改變臺灣只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也無法阻擋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大勢,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加劇臺海緊張局勢,讓臺灣社會爲“臺獨”的豪賭付出高昂代價。


賴清德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並發表就職講話 資料圖

在把大陸同胞當作“外國人”的同時,賴清德在講話中將西方反華勢力看作“自家人”,通篇充斥着對西方反華勢力的卑躬屈膝和搖尾乞憐,非常丟人。爲了爭取西方反華勢力的支持,他宣稱“臺灣是世界的臺灣”,“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臺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等等。這些賣臺言論,把臺灣人民辛苦積攢數十年的社會成就和財富,當成獻給西方反華勢力的貢品,將臺灣自我矮化成爲美國的一顆棋子,活脫脫一副“不肖子孫”的模樣。

更危險的是,“以武謀獨”的狂妄野心在講話中若隱若現。賴清德一方面呼應某些西方國家的謬論,污衊大陸是“威脅”;另一方面,他又想把臺灣民衆馴化成“臺獨”的炮灰,公然鼓吹要“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充分暴露出爲了“臺獨”私慾不惜讓臺灣民衆無辜犧牲的罪惡企圖。

過去,民進黨人有個壞習慣,一旦政治上開始陷入窮途末路,比如貪腐被抓包了、緋聞被曝光了,就大打“臺獨牌”來續命。沒想到,剛剛就任的賴清德,一上臺就要依靠“臺獨牌”來吸氧。然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要合作不要對抗,是島內的主流民意,也是包括臺灣2300萬民衆在內的14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和強烈共鳴。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不管島內局勢如何變化,不管誰當權,都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事實,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大勢。“賴式臺獨”只會加劇兩岸對立和臺海動盪,結果必然是自不量力、自取滅亡。

延伸閱讀:

媒體:與蔡英文8年前相比 賴清德就職講話出現大倒退



賴清德的就職講話並沒有“蔡規賴隨”

直新聞:劉先生,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發表的“5·20”講話,您有些什麼樣的觀察與思考?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俗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由於此前,外界普遍的預期是,賴清德發表的“5·20”講話,將體現出“蔡規賴隨”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兩岸問題上,基本上會遵循蔡英文執政時期的基本路線與方針,不僅不會有出格的言論,甚至還會比蔡英文的路線更加積極更加善意一些。那麼,賴清德的“5·20”講話終於“媳婦見公婆”,事實情況是否真的如此?

對此我有兩個基本的判斷:第一個是,跟蔡英文執政八年時的兩岸政策與路線,尤其是跟蔡英文八年前發表的第一份就職演說相比,賴清德並沒有“蔡規賴隨”,而是在蔡的路線上倒退了,甚至可以定性爲出現了大倒退。首先,蔡英文雖然在八年任期內,自始至終都沒有承認“九二共識”,但是她卻在八年前的第一份就職演說中提到了“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無疑是隱隱約約暗示了“九二共識”的存在。然而,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中對此卻隻字未提;其次,蔡英文在2016、2020年兩次就職演說中都表示,會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來處理兩岸事務。大家知道,“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典型特徵,是在一箇中國前提下,將兩岸定位爲“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然而,這一點在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中也是蹤影皆無。

第二,我們知道,蔡英文的“臺獨”路線真正圖窮匕現,是在高票連任之後,於2021年提出了所謂的“四個堅持”,其中的核心就是“堅持兩岸互不隸屬”。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沒有全部重複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但是卻重點突出並進一步闡述了所謂“堅持兩岸互不隸屬”這個最具攻擊性與最具挑釁性的觀點,並且頑固地堅持認爲兩岸關係的現狀就是所謂的“臺灣事實上已經獨立”。

我認爲,光憑這兩條,我們就可以基本上斷定,賴清德的就職演說中不僅沒有善意,甚至連起碼的務實與理性精神都沒有。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捏一把冷汗了。大家知道,八年前蔡英文的就職演說發表之後,大陸仍然將其定性爲“沒有完成兩岸關係的答卷”。而在蔡英文提出所謂的“四個堅持”,兩岸關係更是因此而走向了風高浪急,兩岸官方與半官方交流渠道因此全面中斷,甚至兩岸經貿與人員交流受到影響,都是因此而引起。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既想表達自己的“臺獨”立場,又不刺激大陸,同時還能糊弄住美國,圖爲臺北101大廈資料圖

直新聞:那麼具體來說,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賴清德究竟又作出了一些什麼樣的表述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爲,對於賴清德的這篇就職演說來講,最爲值得關注的東西無非就是兩個,一是如何對臺灣的現狀與未來作政治定位,二是如何對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作政治定位。而且這兩個問題其實又可以歸結爲一個問題,即如何對待和處理島內現政權。

假如在這篇就職演說中,賴清德自始至終言必稱島內現政權,那就蘊含着他要遵守島內基本法律與制度,甚至是認可馬英九所理解的“九二共識”的意味。對此,外界可能不一定完全滿意,但應該可以接受。假如賴清德使用的是蔡英文創造出來的那個名稱,也就是在島內現政權後面加註“臺灣”兩個字,那實際上就是一個不倫不類、不符合島內基本法律與制度更違反“九二共識”、被質疑爲“借殼上市”的“隱性臺獨”行爲;假如賴清德自始至終言必稱臺灣,那就是赤裸裸的公然“臺獨”行爲。也就是說,外界最爲關注的是,在這三個名稱當中,賴清德最終會選擇哪一個。從中我們就可以判斷出,賴清德真的是想維持現狀,還是想搞“臺獨”或是“隱性臺獨”。

然而,最終讓我看得大跌眼鏡甚至是一頭霧水的是,賴清德居然給我們打了一套語無倫次、不知所云、邏輯混亂的“醉拳”。他一會兒提到島內現政權,呼籲大陸正視島內現政權所謂存在的事實,一會兒又沿用蔡英文創造的名詞,在島內現政權後面加註“臺灣”兩個字,一會兒又赤裸裸地直呼“臺灣”這個名稱。而且在演說的最後,他還三個名稱並用,使出了一道“組合拳”。除此之外,在提到大陸的時候,他一會兒稱“大陸”,一會兒稱“中國”,一會兒又稱呼“外來勢力”,同樣也是“昨天晚上喝多了的典型表現”。

那麼賴清德的葫蘆裏面賣的究竟是什麼藥?我認爲,這賴清德絕對是在有意而爲之。因爲他想在就職演說中表達赤裸裸的“臺獨”立場,但是又怕大陸做出過激反應,同時更怕得罪美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爲了既表達自己的“臺獨”立場,又不刺激大陸,同時還能糊弄住美國,於是他就決定讓這三個名稱輪番上陣,同時讓各方自行去解讀。這一現象,非常鮮明地顯示出了賴清德“民主無量,和平無能,獨立無膽”的政治性格。也就是說,賴清德並沒有像民進黨事前吹噓的那樣,以不卑不亢的態度來作這篇就職演說,而是表現得非常狡詐與猥瑣,而所謂的“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也因此而變成了一個“滿嘴跑火車”的“鬼扯臺獨工作者”。



圖爲臺北街景資料圖

直新聞:我們注意到,賴清德的“5·20”講話,對所謂“民主”“和平”和臺灣三者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爲,從這一論述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出賴清德“掛羊頭賣豬肉”“當面說一套背後做一套”的鬼扯功夫,而且是功夫相當了得,道行相當深。

賴清德口中所說的“民主”,指的並不是要進一步深化臺灣地區的所謂“民主政體”,而是要以“民主”爲旗號,號召那些跟臺灣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相同的地方,來共同對抗大陸,搞所謂的陣營對抗。賴清德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談“和平”,並且將臺海的和平穩定,擺到了“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高位。但是,他將近年來威脅臺海和平穩定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大陸的所謂威脅,卻絕口不提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民進黨的“臺獨”路線和行爲。

賴清德一是要拉美國及其盟友下水來共同“保衛臺灣”,二是號召全體臺灣人丟掉幻想準備戰鬥,強化臺灣的軍事力量。賴清德口中的“臺灣繁榮”,則是要延續蔡英文在經濟上脫離大陸的路線,也就是不要“中國的臺灣”,而是要打造“世界的臺灣”,尤其是要響應美國的號召,打造一個跟大陸全面“脫鉤”的芯片產業鏈。

總而言之,賴清德的最終目的,是要以“臺獨”的思維與邏輯,面對兩岸,甚至是世界。如此一來,兩岸還會有和平嗎,臺灣地區還能夠繼續維持繁榮嗎,甚至最終臺灣地區所謂的“民主”還能保得住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