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1日訊(記者王婉瑩)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佈會。在提到如何推動節能降碳工作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要把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有機結合,紮實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深入挖掘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節能潛力,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佈會。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婉瑩/攝

上週(5月13日—19日)是第34個全國節能宣傳週。今年的節能宣傳週以“綠色轉型,節能攻堅”爲主題,錨定“十四五”目標任務加大節能降碳攻堅力度,多措並舉推動能耗強度持續降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在李超看來,節能降碳對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綠色發展、維護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順應發展潮流的生活理念和社會風尚。她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有力做好節能降碳工作。

一是強化“十四五”後兩年節能降碳工作。落實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十大行動,科學開展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覈。同時,在能效提升、排放下降的過程中,着力保障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用能需求。

二是實施分領域分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當前我國有關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潛力巨大。比如,超過60%的存量鍋爐、電機、變壓器等設備能效低於先進水平,超過1/3的存量建築不滿足節能建築標準,因此,要持續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李超說。

三是健全節能降碳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強化節能審查事中事後監管。同時,加快制訂、修訂一批節能標準,依法依規加強節能監察。

四是營造全社會節能降碳濃厚氛圍。李超表示,雖然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但能源利用方式仍較爲粗放,要深化能源資源國情教育,全過程各領域遏制能源浪費,提升全民節能降碳意識和能力,加快形成簡約適度的生活理念和綠色低碳的消費方式,推動各類主體落實節能主體責任,履行節能法定義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