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城破後的去向就是其中一個,泗水作爲一個明迷,一直也是對這個問題有着高度的興趣。對於這個問題當時分爲兩種說法,一說他逃亡海外,一說是他出家爲僧,但是兩種說法都一直沒有得到相關的證實。那麼究竟朱允炆到底去了何處呢?今天泗水終於找到了一個較爲可信的答案。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朱允炆當時還活着,並不是朱棣所說的自焚於宮中,否則他也不需要派鄭和下西洋去海外尋找,再暗中派胡濙(yíng)在中國遍地的尋找了。還有就是,據說朱元璋死前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箱子,讓朱允炆大難臨頭纔可以打開。朱允炆打開後發現裏面是:袈裟木魚之類的和尚用品,還有一些碎銀。

對於這件事泗水錶示質疑,朱元璋真的有這麼神,知道朱允炆有此一劫?再者,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泗水覺得如果他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他肯定在死前就解決朱棣了,哪裏還需要多此一舉?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想,假設朱元璋有意考驗這兩叔侄,知道他在百年後必有一爭,但是又不想愛孫受難,所以留下這個保命箱子。這樣的舉動或許還有點可能性。但是,用江山百姓血流成河作爲代價,未免也有點違背朱元璋想爲孫子掃清荊棘的初衷了。但是一個發現卻讓泗水改變了看法。

我國雲南有一個地方叫獅子山,被稱爲西南第一山,而山上有座叫做正續禪寺的三等寺廟。注意三等這個詞,說明規模並不大,奇怪的是,這座寺廟香火不絕,人流絡繹不絕。去祭拜的人主要是因爲寺廟裏面曾經住過皇帝,畢竟寺不在大,有帝則名。禪寺大雄寶殿裏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叔誤景隆軍,一片婆心原是佛;祖興皇覺寺,再傳天子復爲僧。朱元璋的皇覺寺?叔誤?朱元璋再傳天子不就是朱允炆?基本可以確定這對聯寫的就是朱允炆。但是還不足以證明他就住在這裏,我們再往後面看。

寺廟的後面有一座惠帝祠,也有一副對聯:僧爲帝,帝亦爲僧,數十載衣鉢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而大雄寶殿後面還有一座後殿,佈局不似佛殿,而像皇家的朝廷,有丹陛、品級臺。莫非建文帝當了和尚還要必朝?首先說一下這幅對聯裏面的這幾個點,第一句說的正是朱允炆無疑,第二句說的是朱棣這個叔叔負了朱允炆,而朱允炆這個侄子並不想再與朱棣奪帝位,從南京八千里徒步到雲南獅子山,再結合後殿和惠帝祠,得出了獅山更比燕山高的意思。朱允炆從此真的與世無爭,在獅子山當了一個與世無爭的皇帝。

再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現在看來,朱元璋這個箱子或許真的存在。而泗水猜想,朱元璋或許當時有什麼難言之隱並不能把皇位傳給朱棣,又不想朱允炆死。所以留下這個箱子,暗示朱允炆在必要時放棄抵抗,出家爲僧,這也並不是沒有可能。但是結果並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終於解開了這個歷史謎題!有云南當地或者想去雲南旅遊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地址在雲南楚雄武定縣獅子山景區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