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韩群 王中帅 青岛报道

“真没想到!展开之后会这么好看!”“你的好像青花瓷,太美了!”“哇,你这个也好好看,像水墨画!”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传统文化的融合,感受艺术手工的魅力,5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扎染活动在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理心坊”心理工作站开展。

为进一步了解、宣传非遗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纾解春季困倦压力,引导同学们以艺术的形式表达、抒发心情,将心理健康意识以生动形象的作品形态展现出来,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探索将扎染文化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真正做到以文培心、以艺育心。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辅导员韩群在活动开始前的介绍中说道,随后用一张白色的小方巾,从扎—浸—染—拆等步骤进行展示,参与的同学们边听边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将布料撮皱、折叠,选取木板、硬币、弹珠等绞扎进布料里,然后放入染缸,色彩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大家迫不及待拆掉皮筋和木夹,在反复漂洗过后惊艳的花纹相继绽放,雪花纹、蛛网纹、螺旋纹、水墨画……布里生“花”,蓝白相间的纹理图案都饱含同学们独一无二的设计灵感,更是优秀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工作形式与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体验探索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与传统文化扎染相结合,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下一步,管理工程学院将持续开展“心理+”育人系列活动,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丰富心理育人内容,为学院青年学子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