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記者 曲順 通訊員 韓羣 王中帥 青島報道

“真沒想到!展開之後會這麼好看!”“你的好像青花瓷,太美了!”“哇,你這個也好好看,像水墨畫!”爲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非遺傳統文化的融合,感受藝術手工的魅力,5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扎染活動在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學院“理心坊”心理工作站開展。

爲進一步瞭解、宣傳非遺傳統文化,幫助學生紓解春季睏倦壓力,引導同學們以藝術的形式表達、抒發心情,將心理健康意識以生動形象的作品形態展現出來,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學院探索將扎染文化與心理輔導相結合,真正做到以文培心、以藝育心。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是古代常見的防染印花紡織品,有絞纈、蠟纈和夾纈等種類,是漢族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也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輔導員韓羣在活動開始前的介紹中說道,隨後用一張白色的小方巾,從扎—浸—染—拆等步驟進行展示,參與的同學們邊聽邊按照老師講解的步驟將布料撮皺、摺疊,選取木板、硬幣、彈珠等絞扎進布料裏,然後放入染缸,色彩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中慢慢沉澱,大家迫不及待拆掉皮筋和木夾,在反覆漂洗過後驚豔的花紋相繼綻放,雪花紋、蛛網紋、螺旋紋、水墨畫……布里生“花”,藍白相間的紋理圖案都飽含同學們獨一無二的設計靈感,更是優秀非遺傳統文化的傳承。

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工作形式與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樂於參與、體驗探索性強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與傳統文化扎染相結合,不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下一步,管理工程學院將持續開展“心理+”育人系列活動,不斷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機制,豐富心理育人內容,爲學院青年學子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文章